
杂言诗 童年的记忆(之一)
作者/梅楠梓
六零年,被饿怕;
靠野菜,度生涯。
春天地里挖野菜,
最多就数萋萋芽。
也有灰菜蒲公英,
荠菜榆叶洋槐花。
荞麦朵朵曲曲菜,
榆树钱子棠棣花。
苦蝴蝶子马齿苋,
填充饥肠才长大。
其 二
红薯秧,当主粮;
花生壳,炒面香①。
早上开水拌炒面,
晚饭蒸得红薯秧②。
那时没有中午饭,
感觉白天特别长。
开春早点种南瓜,
菠菜只能熬清汤。
八月十五吃红薯③,
终于不再鸣饥肠。
注释:①炒面,用花生壳和少量的榆树皮炒干后,用碓捣碎,再用罗面的罗子筛好,就成了炒面。
②蒸薯秧,就是把红薯秧焯水后再切碎捞清,放在篦子上蒸熟后食用。
③那时生产队规定,农历八月十五才开始吃红薯,每天按各户的人口(每人2~3斤)分配。
2024年4月14日于梨城報春軒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李秀原,笔名:梅楠梓,1956年生,山东临沂人,72年冬入伍,在兰州军区服兵役,退伍后考上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2010年提前退休,现居新疆库尔勒市。诗观:诗从生活中来!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