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旭,笔名九日,江苏省作协会员,现任江苏省统计局办公室副主任,醉心业余创作,坚持码字近三十年,目前已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军事史林》《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扬子晚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成果近百万字。
如果
刘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左右,从新加坡举办亚洲大专辩论赛开始,国内也突然兴起各类辩论赛。在个思维比较跳跃的时代,辩论赛确实拥有非常好的土壤和市场,当时全国各地初中以上的学校,没举办过各种辩论赛的恐怕不多。当时我还是个中学生,屡屡被电视屏幕上那些国内外名牌大学选派的、口若悬河的、挥斥方遒的精英学子们的博学、机敏和自信而折服、震撼。
至今仍清晰记得一位辩手敏锐地抓住了对方使用的“如果”一词,犀利而幽默地反击:“如果?如果可以相信如果,我能将巴黎装进一只香水瓶里!”当时,全场掌声雷动。
其实,“如果”,也是我们每个人常常会使用、会想到的一个词。闽南励志神曲《爱拼才会赢》中唱到:“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人生就是这样,总是在不由自主的起起落落与浮浮沉沉中度过着。于是,在生活中,不少人在面临困境、有事不顺或是回首往事时,常常会抱怨、悔恨,甚至妄想,会一遍遍唠叨着“如果”。所以,这些年我们也听过许多歌词:“如果再回到从前”“如果一切可以再重来”“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这类歌曲之所以能流行并有许多人传唱,正因为里面的某句歌词直接击中了听者的内心,勾起很多人的共鸣。
在神剧《武林外传》的某集中曾有一个名场面:中秋之夜,佟湘玉、白展堂等人思乡心切,于是众人等围坐一起畅享“如果”的人生。李大嘴想象自己如果没有辞掉捕头的工作,一直当捕头,那么有可能会成为四大神捕;白展堂想象自己如果当初没有习武,而是学的医术,现在可能已经是名医了;郭芙蓉则认为如果没有来七侠镇,而是在闯荡江湖,没准已经是一代女侠了,等等。
我自己何尝不也是如此?偶尔也会想到几个“如果”:如果牢记“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一直在那个东北小县城谋生度日,一大家子人守在一起,人生是否会更轻松洒脱?如果当年读的不是军校,会如何?即使依旧读军校,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点,录取的是一所学习专业技术的军校而非只是舞枪弄棒的指挥院校,会怎样?如果当初不那么安于现状,去基层摔打去总部帮助工作,会不会有更好的发展?如果早些下决心早点转业到地方工作,能否有更好的选择?由己及彼,自然会想到时时思念的妹妹,如果当初配合父母,逼着她相亲嫁人过着县城平淡的小职员生活,而非支持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与事业,或许她就不会因为拼搏商海劳心劳神劳力而早逝?
但是,“如果”只是一个假设词,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就没有那么多“如果”。这世上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每个人的人生从谷底到山峰,该走的路,包括错路与弯路,一步都不会少;再从浪尖到低潮,经历的事,好事坏事奇葩事,也一件都不会少。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也不可能样样如意,事事顺心,与其早知,不如顺其自然。过去就是过去了,覆水难收、破镜难圆,与其后悔原来的选择,不如把希望寄托于现在的努力,好好珍惜当下。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样,自己尽力了就好。所有的“如果”,只是一个假设,一个没有得到实践检验的概念,一个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假设,是不能作为一个用来验证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的。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陈俊生在剧情快结尾时对罗子君说过一段话,“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回到从前的从前,希望这一切的一切从未发生过。可是这是人生”。是啊,人生恰如开弓箭,逝去的与失去的,就如一阵过眼云烟,飘走了、散开了,就再也回不来了。生活和生命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可以让我们重来的“如果”,只有太多太多令我们猝不及防的、后悔不迭的结果和后果。或许平行世界那里有,但与我们无关。励志的电影、小说、爽文之所以令人亢奋与热血沸腾,就是因为其中的人物把我们口中的“如果”变成了现实,并能让我们感同身受那种成功后的自豪。生命既要存在确定性,又要不确定性,这样人才更有意义。
所以,我特别欣赏一位漫画人的名言:“人生后半场,我不奢想圆满,事事只求半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