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现在的城市建设,出于安全和方便施工考虑,总要把工地用隔板围起来,那长长的拼装组合起来的灰白色隔板,像一条蜿蜒的闪着银光的巨龙,把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揽入怀中。隔板外川流不息的人群,只听到各种机械的轰鸣声和不时传出的施工人员的喊叫声,却难得见到工地的真容。忽然有一天,也许只是短暂的一个晚上,那司空见惯的隔板,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像新娘头上的盖头,在无数人的期待中变戏法似的不见了,而展现在眼前的多是令人惊叹的一幕,就像一位天生丽质的新娘,以她无与伦比的美征服了观众,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
那优美的歌声,此时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耳边回响。自去年10月渭河南岸咸阳桥至西宝高速桥封闭施工以来,到今年五一节之前,已在施工人员的日夜拼搏下完成了华丽转身,掀起了蒙了半年的盖头,把她的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市民,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钓鱼台公园。
之前的咸阳湖南岸,这几年已经有了一个美的轮廓,人行道、路灯、草坪、花卉和运动场地,基本的元素都有。但是,就像一幅刚刚完成的草图,粗粗地勾勒了几笔,与现代化的公园相比,差距不小,尤其是疫情期间,垃圾遍地,杂草丛生,让人望而生厌。
2023年,市上拉开了生态环境整治的大幕,渭滨、古渡和钓鱼台公园,就此进入了旧貌换新颜的快车道,虽然一段时间的围堵对交通有所影响,但没有经过这样无法逾越的“阵痛”,没有一番风风雨雨,就不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小区距离公园不过数百米,站在楼上倚窗而望,那清幽幽的渭水在清晨徐徐和风中泛出片片涟漪,而傍晚的霞光又使奔波了一天的河水现出粼粼金光,多年来养成的散步习惯,尤其是对浴火重生的钓鱼台公园的渴慕和向往,促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来到公园,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尽情浏览这里的一草一木,眼睛似乎也不够用了,总有一种似曾相识又面生的感觉。
路还是原来的路,可是变宽了,而且出现了红、蓝两种色彩,像两条伸向远方的彩带,又像是炫目的塑胶跑道,来来往往的游人,好像有一种梦幻的感觉。在连绵起伏的草坪上,又多出了几条用石条铺成的小径,远远望去,像是在碧绿的大海中架设的小桥,而新植的随风摇曳的花草,又像是大海中不时卷起的阵阵波涛。
树还是原来的树,可是品种多了,以往只是寥寥的几种常见的树,如今还引进了不少新品种,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有的如秀发飘飘的美女,有的像直刺苍穹的利剑,有的若花团锦簇的贵妇,有的如随风起舞的醉汉,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韵味,使这个年轻的依河而建的公园,披上了绿色的盛装。
花草不只是原来的花草,如果说原来花草的品种和范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庭院,那么现在,它已成为一个名目繁多的百花园,是人们心仪的芳草地。虽然我喜欢花草,这些年在家里和老家的菜园边上也种了许多花花草草,但是看到公园的花草,我顿感孤陋寡闻,对那么多的花草竟一无所知。为此,我用手机把看到的花草拍了一下,据不完全统计,竟有15种之多。不仅有本地的,还有外地的,更有不少国外引进的洋花,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什么波斯菊、大布尼狼尾草、丛生紫荆、金森女贞、加拿大美女樱、榆叶梅、金鸡菊、瓜子黄杨等等。这些花草,有的已经开花,更多的还在孕育之中,有的已含苞待放。在这些花草中,我最钟情的是加拿大美女樱,它开着小小的花,呈淡红色,花丛中有一个个像小伞一样碧蓝的花在闪烁,似夜空中无数眨眼的繁星,好看极了。尤其是当它连成一片时,就成了红蓝相映成趣的海洋。站在边上,闻着花香,直抵心扉的气息使你陶醉,世界在你心中融化了,积郁在心里的块垒、忧郁和烦闷立马化作一片烟云,你就像一只欢快的海燕,在广袤的蓝天上自由翱翔。
公园最具特色的一点,就是儿童乐园。与以往仅有一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相比,这里不仅有成人运动项目,更是儿童游玩的理想之地。运动场有沙滩、蹦蹦床、跷跷板,还有像月牙一样的秋千。一到节假日,闻讯而来的父母带着孩子,在这鲜花盛开的地方,享受着亲情和欢乐。远处的草坪上,一个个花花绿绿的帐篷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个小小的世界,孩子们在这大自然里呼吸着纯净的空气,沐浴着阳光、清风,放飞幼小的心灵,传递着爱的信息。昔日一片片生长着篓苇的滩地,如今变成了地毯一样的草坪,那连绵起伏的人造丘陵,多像呼伦贝尔草原的地貌,吸引着一对对来此拍婚纱照的靓男倩女,他(她)们把一生最美好的笑妍,定格在渭水泱泱的河畔,映照在春光明媚的草地,留在了渭河南岸的钓鱼台公园。
天气晴朗的日子,抬头眺望,巍巍秦岭如一幅横亘在眼前的巨大的山水画,一旁的涛涛渭水翻卷着欢快的浪花,如同从美轮美奂的画中流出来一样,山恋着水,水恋着山,在这古都身旁缓缓流动。朔流而上,见一个篮球场一样大的圆形广场,近前一看,只见绕广场一周,有一圈用隶书书写的金光灿灿的大字,细细观之,但见精炼优美的文字,记录了姜子牙渭水垂钓和文王访贤的故事,不由人肃然起敬,并在心中对建造者的独具匠心升腾起一种深深的敬意。渭水垂钓,千古流传,附近的钓台村,有一石碑,上书“太公垂钓处”几个大字,村民还为其修造了庙宇,以纪念这位千古名人。已经掀起了盖头的钓鱼台公园,把它的美永远地留在了市民心中。

作者:刘正义,男,祖籍陕西乾县,退休干部,咸阳市作协会员,秦都作协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