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上茶山(散文)
作者:秦菊林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天,一江春水绿如蓝…"
青年节这天,雨后放晴,天明如镜。我这个"四零后"的老青年,哼着轻快的《上春山》,兴冲冲登上故乡的那座茶山 。
已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上这茶山了!虽然那些主要的山道已熟如自家庭院,但一次次走来,依然亲切,依然新鲜。
此山名为"玉皇观"。这种以"观 "命名的山,仅县城周边就有"东山观"、"玉皇观"、"九台观"三座。其中,只有玉皇观因建了茶园而成为茶山。
每次上茶山,我的笫一个动作,就是站在高处,向四周望上一望。饱览一遍茶园浩瀚、壮美的全景。像饿汉遇到美食一样,贪婪地做几次深呼吸。让那饱含着茶香、花香、水土香的清新空气,给五脏六腹来一次空气浴。用天兰、云白、花红、树绿的缤纷,抚慰一下干涩昏花的老眼。往往此时,心中会突生一种冲动,真想对眼前的山山岭岭吆喝一声:茶山!你好!
做完了笫一节"健身操",再选择几条小径,慢慢的蹓哒,细细的观赏。在一垄垄茶树间,一层层绿波中,发现新的风景,生发新的感悟。这情景颇像拿到一本好书,先粗粗地浏览,再每章每节细细地品读。
因为去年来过,好像茶园变化不大。没有产生新的好奇心,就随意地信步闲走。在"随意"中,回放脑海里过往的那些"留意"。
笫一次上茶山,也是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那时我母親还在世。有一天,住在茶山下的表弟开车来邀请我和母親"逛逛新建的茶园",我们欣然前往。
上山后,眼前一派郁郁葱葱,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初具规模的茶园好似歌中唱的那样,一层层梯田,一层层绿,层层梯田绕山转。园中的大路小径边,栽植着紫荆、冬青等花草树木。垅间茶丛,偶尔传出茶女们劳作的欢声笑语。
时值春夏之交,茶田间花红树绿,蜂飞蝶舞,人欢鸟叫。好一幅田园牧歌,让人沉醉,流连往返。
初次见到如此规模宏大的茶山,着实令人惊喜不已。更对茶园的开发者心生钦㐽。
据表弟介绍,园主是该县一位颇有名望的王姓企业家。被人们赞为有眼光、有胆识的能人。在众多山里人还看不到山的开发价值时,他慧眼识珠,抢先承包了"玉皇观"这片离县城不远、地势和缓丶山水相依的风水宝山。不仅种茶卖茶获利丰厚,而且为山区旅游业发展,举起了笫一面引人注目的旗帜。
记忆中,最有滋味的是笫二次上茶山。2019年6月,和几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会,上茶山,逛茶园。
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岭上放眼四顾,把高天流云、远山近岭、碧树红花尽收眼底。
我们在茶垅中翹起兰花指,做个採茶状。唱着小学时的採茶歌:三月里来好风光,採茶姑娘上山岗…
我们手举相机,频频拍照,一幅幅山水画美不胜收一。
我们边游览边叙谈,回忆同窗的美好,祝愿青春岁月如茶山一样万古长青……
时有冷暖,景有盛衰。上茶山,也有不如意的时候。
那是2022年夏。新冠疫情进入了"黎明前的黑暗",又恰逢多年不遇的大旱。人们的心情普遍焦虑而烦燥。
六月的一天,我和家人上茶山去散心。
进入茶园,看到的风景远不如之前美好。由于疫情影响,茶园管理受困。茶树干枯萎黄,垅中杂草丛生。园中少见游人。
我们沮丧地走着,本就心情不好,又听到一处小池塘中,传来长虫戏青蛙的惨叫。让人心中更为烦闷。
正觉无趣,忽在一茶田间,见一女工身穿红衣绿裙,头戴竹笠,弯腰除草。时而抬头抹一把汗津津的脸。那真实而质朴的姿态非常生动而优美。
我一阵欣喜,很快打开手机,对那女工说:"妹子,你穿的衣服真好看,我给你照个相吧!"
那女工直起腰,抬起头,略微羞涩的说:"哎呀!我长的这么难看,照啥像嘛!",随之"嘻嘻"一笑。
就在她这"嘻嘻"一笑中,我把一张并不年轻漂亮,但却洋溢着劳动美的茶女形像收入了镜头。
这张照片,让我心境改善,萌生感慨:劳动创造美,劳动人最美!世界上只有汗水绘就的图画才鲜活、生动、多彩、隽永。
去年上山,茶园面貌已整体上大变。新增的许多设施与茶山的自然景色相映生辉,营造出一种古樸与现代互为衬托、互为补充、互相媲美的奇异风光,分外吸引游人眼球。
远远望去,绿油油的茶田间,白色的蒙古包,星星点点,像生长在万绿丛中的大蘑菇。走近一看,才知那是不亚于宾馆酒店的豪华客房。
园中平坝处,一排古色古香的阳光房,在太阳下闪闪发光。房内供游人歺饮娱乐的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一处坡道上,建起一溜溜茅屋草亭。屋檐下掛着红红的灯笼。草亭内设置有火塘、鼎锅、板凳,俨然一幅山里人家的烟火风景。
最令人诧异的是,在茶园停车场边,横卧着一节长长的绿皮火车车厢。从窗口看进去,知是简易的歺厅、茶座。
这节绿皮车,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该县鼎鼎有名的大地主魏辅堂,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把一辆小轿车弄进了崇山峻岭的青木川。而今,虽然交通较之于那个年代强了百倍,但长长的火车厢,是怎样通过弯弯的山路,"开"到了这起伏不平的茶山顶上?我想,游人的好奇和暇想恐怕远胜过对这一设施的本质意义。
几次上山的情景,在脑子里过着电影,搅起阵阵心绪。仿佛越美好的东西越舍不得失去一样,我心中竟突生一念:茶山如此多娇,你还能为她折几次腰?
是啊!一个年近八旬的耄耋老媪,今年上了茶山,明年还上得来吗?
刚想到此,又嘲笑自已太无聊、太无趣。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再伟大的人物,都不可能与日月共春秋,与山河同存亡。何况一介草民乎?与其唱衰自已,不如鼓足勇气,许一个"明年君再来"的心愿,让这个心愿,像灯塔一样,照亮自已人生的末路,鼓舞自已努力前行。
心中有希望,脚下有力量。故乡有我根,茶山留我心。乡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年年岁岁?
时近中午,太阳热烈地送我下山。我边走边唱起了《上春山》的最后几句。不过,那歌词已被我略加了篡改:
我上茶山,和你来见,
我爱你一千一万年。
今天不是最后一天,
但愿咱明年再相见!
2024.5.20
作者简介:秦菊林,女,生于1947年10月。微信昵称,菊里福人。退休干部。咸阳市作协会员。1978年始发作品。曾在《人民日报》,《陕西曰报》、《咸阳报》、《秦都》等刋发作品百余篇。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月明千里心》,2016年出版文集《山菊淡淡》。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