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 件
作为俄国王位的继承者,彼得大帝当年二十六岁。
看到祖国的封闭保守,因循守旧,他痛心疾首。
他率领一批年轻的王室成员走出国门。
在荷兰,他在造船厂当学徒。
在英国,他在造纸厂、磨房、制表厂和其他工厂作工。
背煤块、拉风箱、吸烟尘,蓬头垢面,精疲力竭。
因为他的刻苦勤奋,他的同行者都不敢丝毫懈怠。
不仅艰苦劳作,倾心学习,而且像普通工人一样领取工资。
在荷兰铸铁厂学习冶金,二十九次失败,二十九次开始。直到一个月的最后一天,他终于成功铸造出一尊十八普特的铁锭,并把自己的名字铸在那尊铁锭上。
为了这尊铁锭,老板付给他十八个金币。
他问老板普通铁工铸一普特铁可以得到多少钱。
老板回答:3个戈比。
彼得说:你给别人多少就给我多少,我并没有比普通工人付出得更多。
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双鞋,因为他的鞋已经修补过不止一次,现在实在不能再穿了。
彼得大帝铸造的第一尊铸铁现在还收藏在那家铸铁厂,第二尊在匹兹堡的国家博物馆。
人们面对铸铁,仿佛面对精神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