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 ——探寻习近平同志小康情怀(七)
作者维我中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一)
千百年来,小康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
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为了实现 这一宏伟目标,
每个重大关头,总书记都是亲自督战出招。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信心,勇于担当,
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
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
必须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
脱贫攻坚,加強领导是根本,
省市县乡村层层立下军令状。
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
深化东西部合作效果强。
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扶贫合作,
彰显社会主义集中办大事力量。
(二)
总书记一次次在农家院落、田间地头,
看真贫,察实情,和贫困户算收支账。
要求扶贫工作做到"六个精准",(注一)
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良方!
精准扶贫找"贫根",开对药方拔"穷根",
"五个一批"成为精准扶贫的良方。(注二)
2020年底,全国贫困地区面貌大变样,(注三)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农村各个地方。
攻坚深度贫困,采取了超常之举,
聚焦革命老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靠着精准扶贫,云南怒江的溜索变桥梁,
四川凉山的"悬崖村"村民进入新天地……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年,
新冠肺炎突袭,脱贫攻坚面临挑战!
总书记指示落实分区分级防控策略,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
(三)
脱贫攻坚完成后,下步"三农"工作如何干?
总书记指示:脱贫摘帽只是新生活奋斗起点。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帮扶和监管。
防止返贫,不断筑牢保障网络,
建立监测帮扶机制必须完善。
对易返贫人口监测实施常态化,
从而消除他们返贫致贫的风险。
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亚于脱贫攻坚,
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有力措施推进。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须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产业振兴成为关键引擎,
中央财政安排110亿元资金,
乡村建设行动得以全面启动,
95%以上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
注一:"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第一书记)、脱贫成效都要精准。
注二:"五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注三:"面貌大变样"即2020年底全国建成产业基地30万个,960 多万人搬进新家园,千百万贫困家庭孩子享受公平教育机会等。
(维我中华2024年5月27日晚改毕,敬祈教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