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的话】2024年5月19日,由洛南红色文化展馆承办的“刘志丹革命英雄事迹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前辈后人、烈士同志亲属和红色文化研究爱好者近50人齐聚一堂,共同研讨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了纪念这次盛会的隆重召开,我们特向部分红色文化研究爱好者约稿,以回报读者朋友们的关注。今天刊发的是吕莉莉同志的《刘志丹革命英雄事迹研讨会为何在洛南石门召开》,请您欣赏。

刘志丹革命英雄事迹研讨会为何在洛南石门召开
文/吕莉莉
陕西洛南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特别是1927年许权中旅在我县三要司驻扎期间,刘志丹、唐澍、许权中等革命前辈组织农民协会,打土豪,救穷人,在洛南播下了炙热的革命火种。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97年沧海桑田,洛南人民没有忘记那些为穷苦大众谋福祉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们。
近年来,洛南县文化传承人吕三运、寇剑飞把讲好洛南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视为己任,先后播讲洛南红色事迹作品70篇,特别是刘志丹三进洛南,许权中旅在洛南,唐澍牺牲在洛南等短视频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大。全国各地在洛南奋斗或牺牲的革命前辈后人及家属,高度关注。
2024年清明节时,洛南红色文化展馆一行2人,受邀来到西安革命公园,参加了陕西红色文化研究院举行的纪念刘志丹活动,随后在座谈会上,当刘志丹、许权中、汪峰等革命前辈的后人、亲属,听到吕三运讲了革命前辈在洛南的事迹详情后,感慨万千。
2024年5月19日,陕西省社科院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刘志丹研究会会长、刘志丹将军之妹刘玉兰,携汪锋、许权中等老一辈革命家亲属以及陕西红色文化研究院、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刘志丹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一行40余人,来到洛南县石门镇,参观了玉虚洞,听讲了《红军养伤玉虚洞》革命故事,在洛南红色文化展馆举行刘志丹革命英雄事迹研讨会,洛南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参会并进行了研讨交流。
会前,革命前辈亲属们向石门镇中心小学部分学生捐赠了学习用具。陕西省原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向展馆负责人舒普选颁授了“红色教育基地”牌匾,并即兴讲话,西安话剧院特型演员马铭等人表演了《人民至上》精彩节目,讲解员吕三运讲述了洛南红色文化展馆工作开展情况。刘志丹之妹,88岁的刘玉兰,国家一级战斗英雄马升云,分别向洛南红色文化展馆书写了“薪火相承”“铭记光辉历史,传承刘志丹精神”“红色洛南”等书法作品。汪锋家属张俊鹏向展馆捐赠了《秦岭之子——汪锋革命传奇》一书及其资料。
本次研讨会由陕西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雷学军主持,来自陕西省社科院、刘志丹研究会、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及其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刘志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刘志丹在洛南的革命活动、历史贡献等主题做了深入研讨。大家表示,要深切缅怀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追思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擦亮红色洛南革命老区品牌,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普写红色文化新篇章,再创乡村振兴新辉煌。
作者简介:吕莉莉,女,石门镇石门街人,政协洛南县十届文史专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