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之怀古》有感
文/薛贵芳
《春之怀古》,是一首由张晓风所著的诗性散文,如同春日里绽放的绚丽花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在这篇文章中,张晓风以其细腻的女性视角,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诗一般的节奏与韵律,优雅清新的文风,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春天的深情爱意,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生机的春日画卷。
在张晓风的笔下,春天不仅仅是南方细腻的小桥流水,也不仅仅是北方的春景壮阔,而是她心灵深处酿造的一副艺术图画。她以清冽秀气的泉水,古朴豪气的牧歌,心灵与生命间的吟唱,构筑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春日意象,将自然美与人格美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文章中通过想象联结,采用拟人、博喻、排比、对偶、反复等手法,将感情层层推进。张晓风散文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那新鲜活脱的诗性文字。她曾说过“我是非常喜欢用一点新鲜的手法作为文字修辞的办法,刺激一般人的联想力”。
文章结构严谨精巧,以“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春天必然会是这样的” 为线索贯穿全文。结尾 “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是全文文眼。春之怀古是为了衬今。一方面,追寻、赞美春天曾经有过的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伤感环境污染之痛,扣击着读者的心弦,缅怀那消失在湮远年代的春天。
在张晓风的笔下,春是一个温柔内敛、多情欢唱的女子。她有着动人的歌喉,将冷脸笑成了花面。春是一个敏感娇弱、不讲道理的女子。她娇滴滴,轻易就可以被鲁莽的雷惹哭;她不服输,百花园里浓妆淡抹、争奇斗艳;她满腹才思,吟诵着无人能懂的诗句。
春天是那么的久远,她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她曾经多么的欢快,声音那么的愉悦。现在,它用那深邃的双眸打量着这个世界。鸟儿、蝴蝶、蜜蜂、树、风、老风铃……都有自己的任务。他们在丈量天空,在给花儿点数,在给蕊儿编册。他们宠溺着春天里的一切,记录着春天里的故事。
这就是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这就是作者心灵深处追寻的春天。张晓风用她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日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希望。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分享留言点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