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虎先生篆刻作品赏析》
——“戏曲印”及其故事浅释
文/王忠蒙
王金虎,扶风天度村人。1969年冬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产党员。83年转业中建八局,任高级会计师等职。2011年退休,年逾古稀,现居于山东省东营市。
金虎先生天资颖悟,聪慧好学,业余爱好广泛。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皆有所成。尤为突出者,篆刻和书法为优异也!
他自小有志于书法之学习钻研。从小学四年级即用毛笔写周记,临摹字帖碑帖。其艺术天赋和刻苦精神深得老师的喜爱和培养。源于对隶书、楷书、篆体等书法的偏爱与学习,为后来执着于篆刻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十年来,先生刻苦钻研,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为同事战友、普通百姓、名人名士篆刻各类印章不计其数。且有诸多佳作精品获省、市和系统之奖励,见诸网络、报刊之作不胜枚举。颇得專家、同行及其爱好者之赏识与钦佩!现任山东省篆刻艺术协会会员。
王老先生所治印章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各有千秋。诸如:“姓名印”“肖形印”“吉语印”“成语印”“鸟虫印”“戏剧印”等。每一方印章风格各异,独具个性,手法奇妙,叹为观止!
“戏剧印”,主题以传统戏曲名为设计对象,是一种超脱不俗的治印形式,能给人带来超乎想象的美感和乐趣。作者喜欢家乡的秦腔古典戏曲。如:火焰驹、白蛇传、霸王别姬等!
在制印过程中,先生大胆尝试。以戏剧主题为素材,构思设计,刻画人物形象。一方方一枚枚小小的印章犹如一出戏剧故事,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情趣而引人入胜。
(一)《霸王别姬》——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其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最荡气回肠的传奇,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此印模以朱文入印,左右各两字排列,右边篆书粗犷霸悍,显示霸王虽满身伤痕但仍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左边“别姬”二字带框,中间紧密不空而显虞姬细柔美丽,绵里藏针,英气从眉宇间透出!
(二)《斩颜良》——是著名的关公戏。该印用粗白魏碑字体创作,其笔画方楞粗犷。与关、颜交战双方之性格特征相合。以白文制印,四周留红,譬之战争的残酷以至血流满地!
(三)《敬德装疯》——是根据唐朝名将尉迟恭历史故事设计制印。此章采用魏碑入印,方显敬德疯癫洒脱的个性魅力!
(四)《红楼二尤》——引自红楼梦中尤二姐、尤三姐之故事构思设计,该印採用长形印石,朱文制印,四字造型,挪让伸缩不拘一格。
(五)《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強的战争之一。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水陆百万大军,发起荆州战役,然后又讨伐孙权。孙与刘联军,由周瑜指挥,于长江赤壁一战,大破曹军。
此印用细白文古玺制作,表现战场借火攻取胜的场面,并反映古战场主要靠刀枪之类的冷兵器。印文从结体至线条,皆以尖利为特征。
(六)《人面桃花》——依据唐朝书生崔护与少女宜春郊外偶遇而喜结连理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而设计。此印用方形石面,朱文刻制,寓圆柔于方正之中,入情入理。
(七)《白蛇传》——白蛇传描述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神话故事。是一出经久不衰的戏曲剧目。该印根据“白蛇传”设计印稿,以朱文行刀而显示灵动。女主人公是人形的蛇妖,故每字皆呈扭曲似蛇形,变化多端而奇妙哉!
(八)《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故事。此印设计采用圆石朱文排列,里、中、外皆圆形,印文首尾相衡,字字连接,寓含紧追不舍之意。图示中出现二位古人骑自行车追韩信的场景,风趣奇妙,含义深刻,令人啼笑皆非!
(九)《火焰驹》——此为古典秦腔名剧。该剧根据其剧中“李彦贵卖水”一段故事构思设计。以长方形印面,朱文制印,右边字体较大,方头方脑,左边字体较小,展现女性曲线美!
(十)《祭江》——故事为三国时期,孙夫人尚香自荆州回吳后,讹闻刘备死于伐吴兵败之役,痛不欲生,乃入宫辞别母吴后,赴江边注西哭奠,祭罢投江而死!
此方印取材于“三国演义”中祭江一段设计制作。印面虽小,内容表现逼真。朱文下刀,左是长江前横,上下砌边,江边设坛,“工”“示”为神祇之意,右边似人躬身施礼之状。
(十一)《盘丝洞》——此印根据《西游记》神话故事。设计方形印模,以白文入印,中间圆形,朱文起刀。将“盘丝洞”三字左右排开,又紧密相连,周围用细线条半圆刻画蜘蛛网状,显示唐僧师徒被妖精绕于洞中。
(十二)《武松》——此印以《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设计制印。以白文构思,下方充格显虎形,上置“武松”两字,以朱文相间,刻画武松骑虎背之上将虎打死!
一方方小小的石头晶莹剔透,小巧玲珑,天然灵动!
一方方印章,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笔力强劲大气,笔势雄健洒脱,一招一式,规范有致。字法、笔法、章法、刀法,功力之深厚,游刃之迅忽,为人所称道!
【术语注释】:
“朱文”——又称阳文,字体凸起,刻去其余部分,显示白底红字。
“白文”——又称阴文,字体凹进,保留其余部分,印章显示红底白字。
“魏碑入印”——运用魏体书法篆刻制印。显示质朴苍劲,庄重大气,更富表现力!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于扶风天度
【作者简介】王忠蒙,年84岁,扶风天度人。文学爱好者,曾主编《扶风王氏族谱》,近年有百余篇文章、诗词发表于《扶风百姓网》《扶风周原视窗》《周原文化》《扶风微传媒》等网络媒体。现为扶风县作协会员,扶风周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