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本色是什么
文/杨立敏
四十年前的儿时,当我翻开课本,认识英雄两个字时,我想到了挺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今年5月25日这天,当我站在烈士纪念碑前,读到英雄两个字时,我又想起了董存瑞牺牲前的画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你用身体做支架,托起炸药包,拉响导火索,在火花和白烟中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你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你把最后一次心跳献给了祖国,你将一腔热血洒在隆化这片热土。
去时少年身,归时英雄魂!你牺牲那年,年仅19岁。未及弱冠之年,却抱负国家之兴亡。5月2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董存瑞,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名字!今年董存瑞烈士已经离开我们整整76年了,却是我们隆化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英雄!没有与生俱来的无畏,只有挺身而出的勇敢,你的勇敢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苍松翠柏慰英烈,巍巍丰碑载伟业。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英雄的事迹和革命精神将与青山共存,与日月同辉!
没有你的牺牲,就没有现在美丽振兴的新隆化。董存瑞,你的名字,做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已成为一种精神定格,深深烙在每个隆化人的心中。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存瑞精神,已成为隆化人共同的信仰和坚守。铭记孕育无限希望,奋进创造美好明天。这种铭记在隆化大地,已经成为人们用行动传承存瑞精神,庚续红色血脉,集聚力量前行的精神动力!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强大民族正在崛起!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锋!”这是嘱托。我们当珍惜当今这来之不易的盛世,更没有理由报怨生活,在工作中拈轻怕重。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岁月静好,是昔日无数英雄的负重前行换得。今天万家灯火的安宁,都是无数先烈的奉献和牺牲。正是你们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不畏生死,才有我中华民族现在的繁荣昌盛。我在想,革命烈士的生命就像一根根火柴,潜伏在黑夜里,火柴划亮的时候,也就预示着你们为革命的胜利奉献出了生命,正是这种使命感点亮了新中国的曙光。
当《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在耳畔响起,我在想,英雄的本色是什么?英雄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满腔壮志!英雄是“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流血牺牲!“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光!”我想:英雄是在生死面前,敢于踏出一步的人;英雄是在危难之时,敢于迈出一脚的人;英雄是浑身弹孔,仍用双臂抱紧红旗的人;英雄都有一腔炙热的爱国情怀,英雄对祖国这片热土痴心不改!英雄是我们生命中最闪亮的坐标!
当祖国需要时,雄纠纠气昂昂走上战场,那是英雄!当人民需要时,将个人得失置于度外,那也是英雄!英雄是顶起炸药包的顶天立地;英雄也可以是一颗放在哪里都发光的螺丝钉。我想,英雄是背上有傲骨,胸中有担当的人;英雄是在荒芜的土地上,种植绿茵的人。英雄没有定义,他不一定高大健壮,但一定要铮铮铁骨!在当今我们的国家这个伟大复兴的时代,英雄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响当当的英雄也无处不在。我想英雄的本色就是:只要人民需要,就代表人民;只要祖国需要,就代表祖国。英雄会让正义战胜邪恶,无愧于信仰;英雄在国有难时,必效仿前辈,舍生御外敌!
岁月长河,英雄精神熠熠生辉。青山埋忠骨,翠柏慰英雄,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致敬为国捐躯,为国献身的英雄们!在我的心中,永远为英雄留存着一席之地,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愿逝者安息,生者奋发!愿英雄无悔,人民无忧,愿祖国昌盛,国泰民安!
杨立敏 女,1976年出生于隆化县,隆化县水务局工作。政协隆化县第十届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民俗文化协会会员,承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隆化存瑞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隆化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隆化皇姑屯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室主任。曾获承德市道德模范和优秀志愿者。《舍身为国董存瑞》《皇姑屯的传说故事》副主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县征文活动中获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