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奔跑》 作品连载
第一章 被季节框住的记忆
秋
爱是心的方向
作者:李 霁
主播:月亮泉
时光溜得太快了,我撕下一页日历,它们就远离了我。去年我搬进一所更大的房子里,没有人留意到这些。我和邻居们点头打招呼,或者大声说话,仿佛相识已久。在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去了趟菩提岛,很高兴,我总是会为一些小事情而满足。 转眼是秋天了,这些日子多么平常而琐碎啊,上班下班,接送孩子,书也读得不多,字也写得少了。这几天,开始临《岳阳楼记》字帖。范仲淹确实是少有的写景抒情高手,他借楼写湖,凭湖感怀,把洞庭一湖的波涛翻卷到我的面前,让先忧后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言一下子开阔了我的胸襟,在具象中感受着思想的深邃。
我开始在电脑上行文,李健的歌开始在房间里回响,这首歌说我的是一个漂泊的人对理想的追寻。我觉得有时候我就是那个人,还有其他人,为生活来不及疲倦。“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我对生活还是知之甚少,无数未知的可能如暗影浮光,让人生深为不见底的海,未来像是时间的一位溺水者,没有了节点的概念,不需要迁就或讨好。
入睡前,接到母亲的电话,问我这个周未回不回去。我告诉她要加班,她就嘱咐我多注意身体。放下电话,我坐在床边失神。母亲老了,某个下午,我仔细地看她,她仔细地看我的女儿,她嘴角的甜美,她爱的方式,让我想起很多事情。 去年夏天,我们为一个亲人的病情而互相安慰,我听见电话那头母亲在轻轻地哭泣,就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我的难过,更多是为了母亲,因为她所承受的伤痛远远超过所有人。
爱隔山海,山海可平。人与人之间会有多维度的相遇,有些是身体的相遇,有些是情感的相遇,最浅的是擦肩而过,最深的是心有灵犀。我和那个人就这样稀有地相遇了。 每周五晚七点前后,我会在清华书店见到那个人。我坐在长椅上翻书,看见那个人走进来,从我身边经过,然后远远地坐在一个角落,我们偶尔目光相遇,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更多的时候,我会去书店,是要等那个人来。那个人大概也是如此,甚至比我还要盲目,至少从行动看来,我们是相互理解的。
后来我再没有见到了,或许是那个人不来了,或许是我去得少了,我们澄可见底的心情自有一种天生的愚笨。而接下来的生活,或许仍不解风情,只是惯性使然,还要继续,还要急赴下一个阶段。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日子本就呈现多样。“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对情感的投入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我想,谁也不会否认情感带给生活的声色和别致,即使它终究要以平淡来比照出未来的归属,不再企望新的出发,听任蔓草滋生、荒芜心路。
石田裕辅在《不去会死》中说过:“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坐在不足十平米的空间里,看着书里九万五千公里的炫丽。”我心里在想什么,白天与黑夜,清醒与睡梦,此刻与彼时,我从未准确地考量。 久前,我临摩的字帖,母亲的电话,书店的相遇,以及在更 早些,我的一些虚渺的想法,都将毫无保留地同今天的生活叠 加在一起。像有一次,我在桥上,看到日沉西边,晚霞映红了水面,我看见水面生发的雾气,随着波纹飘荡过来,深浸着诗一般的潮润。
作者:李霁,秦皇岛市文学创作院院长,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韵》杂志执行主编。国家二级作家。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奔跑》。作品曾入选《全国知名作家走进秦皇岛》《当代人》《散文百家》《河北作家》《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北日报》等。报告文学《大山里的牧羊人》荣获河北省文联“喜迎党的二十大——新时代 新征程 新故事”主题文学征文一等奖,并入选2022年度河北文学排行榜。策划主编了《秦皇海岳》小说散文诗歌卷、《木兰花开——第一书记扶贫手记》《潮水在倾情咏唱——走进北戴河新区》等文集。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2023年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