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零二四年五月十一日,我受邀参加北京爱迪国际学校高三毕业典礼。又一批莘莘学子将插上翅膀飞向大洋彼岸,飞向梦想的地方。
五月的鲜花,花团紧簇,五月的天空是那么湛蓝,彩旗映照着一张张可爱的脸。他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当庄严的乐曲响起时,当主持老师宣布毕业典礼开始时,我不禁热泪盈眶,望着他们那天真而稚嫩的脸,充满自信,带着想往,即将豋上高等学府的殿堂,那将是灵魂的安放。一代代、一批批,就是这样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他们被世界各大名校录取,前途无量,而就在他们的背后,有多少艰辛的故事,又有多少付出在那默默的耕耘之上。
那是老师授业一丝不苟,解惑答疑严谨至上。那是家长的谆谆叮咛。"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那是学子们鞭策自己,"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青春的美丽,看到了年华的可贵,看到了他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充满着蓬勃的活力。
然而我却有无尽的惆怅,时光总是让人猝不及防。我曾多少次陪孩子们走过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路程,又多少次目送他们飞向远方。此时,我不知作何感想,是不希望他们长大,还是不舍得离开身旁。是岁月染白了我的黑发,还是我不能陪他们成长。

年少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信人间有别离。原来真正的别离不是桃花潭水,不是古道长亭,而是时光的别离。
离别与重逢,是不可不接受的现实,是人间最难望的情。而思念,就像一条流不尽的江河,又如一片温柔轻拂的流云,挥之不去萦绕在心,那些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欢乐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而它已经飘远。再见到时,早已不是从前。岁月种下的痕迹,无法改变,而不变的是那份师生情,在一生中璀璨。


鲁鲁文学
主编/审稿:鲁桂华老师
剪辑/美术:路萌
第九百五十七期
《放飞理想》-鲁桂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