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红色云蒙源远流长,传承革命基因。原乡记忆根深叶茂,凝聚乡村力量。2024年5月12日,由中共洛南县麻坪镇委员会、麻坪镇人民政府主办,洛南县作家协会、云蒙文化研究会协办,陈台村党支部、村委会、原乡七间房农场承办的首届“原乡行动者”乡村振兴论坛已经圆满结束。
这次论坛共收到各界嘉宾的论文24篇,现场宣读14篇。为了展示首届论坛成果,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平台特开设“乡村振兴大家谈”栏目。首批将刊发在现场交流的文章。 同时,我们欢迎未参加论坛的各界朋友踊跃参与,积极撰写乡村振兴主题文章向平台投稿,我们将继续刊发您的作品。首次投稿请附100字以内作者简介和照片。《文创陈台》《馨香盈秀》《四月芳菲》编辑部
2024年5月16日
群贤毕至 助力振兴
文/郝蔚民
五月十二日,我和妻受邀参加了“红色云蒙·原乡记忆”文学研讨会。
会议结束以来,与会者热情不褪,在参会嘉宾群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盛赞这次聚会,一些文友诗朋未来得及在会上交流的文章,也不吝赐教地发在《馨香盈秀》、《四月芳菲》和《禹平文学》之上,好比盛开的莲花,一朵一朵娇艳无比。
我游走在网络之中,一篇篇仔细研读,如蜜蜂一样停留在花蕊上,采集精华,吸吮营养。感慨之余,深为洛南文友诗朋的家国情怀所感动。洛南文学界真是人才济济高手如云。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四十三个春秋在杏坛,碌碌无为,虽有一些文章见之于报刊杂志,也没有时间去精雕细琢,好比没有打扮的臭媳妇就去见了公婆,虽然是“丑”了一点,但心是真诚的。这次听了、看了大家的作品,颇觉耳目一新。无论是议论、叙事、诗歌、随笔,其立意格局、逻辑层次、语句言辞都在我之上,令人赏心悦目。这些文字或拳拳爱心、或铿锵有力、或清香如菲、或韵脚尚口,给人视觉上以冲击,有幸结识《禹平文学》、《馨香盈秀》、《四月芳菲》主编乐俊峰、张秀芳、寇剑飞 以及诸多文友,都具有“梅兰竹菊君子气,谦和忍让仁者风”的风度,我为小小的洛南山城有这么多的文学贤达和新秀而欣喜不已。
奢谈文学,欲说汗颜,自愧不如。我始终游离于这个神圣大门之外,虽说“为霞尚满天”,但毕竟是古稀垂暮,难与朝阳同日而语了。
文人自有文人的情怀。古代文人的情怀是忧国忧民。会议休息之间,我和王自峰、吕三运、寇剑飞等文友闲聊,无意之间我们不约而同都谈到,古时的文人时运不济但他们都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他们骨子里面的疾愤骇俗的骨气、正气感人,振聋发聩。他们没有谄媚与权贵坑瀣一气,胸有经纬不乏治国良策,但生在末运偏消。岳飞欲雪靖康之耻满怀“还我河山”的豪情壮志,写下了千古名篇《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一种何等的气壮山河令人泣血的忧国之情!范仲淹的居邓州,友人滕子京寄来新修的岳阳楼图样嘱他作记。我读之,深为文章所表达的忧国忧民情怀所感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一种何等心系社稷气贯长虹的爱民之心!辛弃疾因政见不同致仕赋闲垂垂老矣,他怀念“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的金戈铁马,赋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又是何等的壮怀激烈忧患苍生安危之心,使人潸然泪下。
文化文学深植于一个民族之中,是这个民族的魂魄。离开民族文化的历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见之于儒释道。其经典无不阐释着深厚的民族情结。文化人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和清醒者,在歌舞升平中看到忧患,在竞争中看到危机,在民族深受苦难之时,看到希望和未来!因此,我们中华民族的贤达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千古不朽的名篇,激励着它的后来者,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我们有幸生于斯,更应拿起手中笔,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基于这个理念,我十分看重在这次文学研讨会上,文朋诗友对如何传承云蒙的红色基因、如何振兴陈台村的经济阐述和建言。与会的文友诗朋或退休的老干部、或场职正当其时的青年、或坐堂看病的村医、或私营企业的业主、或打工谋生的农民,撰写的文章浸透着爱国爱民的情怀,我们这些人都是远离庙堂居江湖之远,为传承红色基因,振兴乡村建言。居云蒙、陈台乡愁者情切,他乡者文友更为义深。群贤毕至话发展,不忘初心促振兴。是因为各位同仁都有一颗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研讨会的筹备阶段,我和组织者萧军少有互动。作为一个多吃了一点盐痴长几岁的人,为使会议圆满成功,谈浅思于微信页面,尽一点朋友之心,圆萧军不办则已办就要办出特色之梦。萧军这个年轻人一直在乡村任教,是一名教坛上普通的耕耘者,他完全可以像其它教师一样,讲课、辅导、批改作业,忙碌在自己的工作之中,以教学教研业绩而闻达于同仁。我在洛南教育系统工作期间,很早就和这个教书育人好学谦虚的小伙子,结成挚友,并看好他的发展。他最早撰写教学研究文章油印合册,找我作序,我仔细地研读全册,深为他的见解和文笔佩服,欣然衔命动笔。不久我受聘洛南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师,为商洛市(原称商洛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主讲《教育学》和《学校管理学》,萧军作为麻坪镇中心小学校长参加了培训,听过我的讲座,他就自谦为学生。他写的教研文章送我过目,时而品茗闲话,友谊渐深。我走完了自己四十三年的教育工作历程,合集自印了《春风秋月》、《清风明月》两本文集,送萧军一阅,他赋诗相赠:“春霖化育四十年,风刀霜剑若等闲。秋光灿烂赛春暖,月华皎洁胜日圆。崇高品德心内感,真诚胸怀字里见。扬善鞭丑嗤虚假,善心义举薄云天。激浪神州行万里,情洒教坛读万卷。深爱无言柔似水,意托有书重如山。百岁人生未觉短,读史阅世品自然。不悔不怨不迷惑,厌假厌丑厌贪官。”读之颇感惶恐。
我深知办会不易,民间组织研讨会更是有许多不可预料的难处。甲辰春节伊始,萧军就着手筹备,好在萧军胸有丘壑,构想方案逐渐圆满;文友诗朋发出的议论、叙事、建言、诗歌纷沓而至,为开好研讨会奠定了基础。文学研讨会和官方的会议大相径庭,其细节的处理必须到位,方能凝聚人心,使会议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达成目标。而萧军正是注意到文友诗朋的心理,使这次会议很有特色。窃以为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争取镇政府、云蒙、陈台村的支持,把这个民间的文学研讨活动,纳入了麻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之中。世上从来都没有纯文学的活动,伟人把文学放在一定社会的政治框架之中,是有深刻哲理的。文学为社会服务,着眼于国计民生,文学研讨才有生机。就这次红色云蒙的研讨而言,挖掘云蒙地区的红色资源,经过整理提炼广而宣传,使蕴含在云蒙峡谷红色基因得以传承,在云蒙风景观光旅游基础上加持红色基因的政治含量,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现在流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济和社会工作思路。在陈台村的“原乡记忆”活动也有这个味道。登上海拔1400米的云蒙南麓。松柏翠绿,空气清新,槐花繁枝,微岚徐徐,富含氧离子的自然风光,使人心旷神怡。有志青年薛超和好客的村民,为了使这个研讨会顺利召开,刨了一条直达七间房的山路,听取薛超艰辛创业的报告,采风于植树林场,我仿佛看到了在艰难曲折道路上攀登者的汗水在流淌,又觉得柳暗花明的美好“桃源”就在不远的地方,“诗和远方”在向奋斗者招手!镇政府支持,文学爱好者牵线,首批“荣誉村民”,接过荣誉证书,是那样的踌躇满志,为自己的新“故乡”的经济振兴“诊脉”筹划指点致富之路,充满着慷慨的豪情,一切都是那么顺畅和谐!我受秦岭浅山区生态环境的启发,建议在绿化丰满植被的基础上,大力种植药材、种植西洋参,开放食用菌,虽无新奇立意,但殷殷之情发自于心,也是倍受贤达阔论启发和鼓舞有感而言。研讨会结束后,一篇篇振兴陈台经济的文稿在网络流淌,不乏真知灼见。相信这些见解,必将拓宽陈台村的主政者薛超的思路,鼓舞居贫瘠之地的村民,凝聚人心和财力,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陈台村的未来可期!
在我这篇有感而发的随笔行文结束之时,我还是很欣赏会议组织者背后的辛苦付出和细节的周全。联系镇村领导、邀请企业爱心人士加持、争取赞助、乘车就餐,说起来容易做好难,萧军心细如丝安排到位,正是他的付出,我们方能如沐春风。特别欣赏的是萧军以诗推介嘉宾。文人聚会,说白了就是以文会友。文友多是性情中人,最鄙夷官场陋习,忌讳座位论级别动辄指示俗套,以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落差。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会者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才能畅所欲言,穷其心智,甘畅淋漓。
洛南文学爱好者无愧于仓颉造字的故乡、河洛文化交汇地带这块热土,文学界藏龙卧虎人才济济。成名成家高光者有之,居枢纽理政隙时编撰文稿者不乏其人,行医教书商海弄潮打工创业簇也时有作品见之于报刊网络,文学爱好者的作品如奇葩如蓓蕾如绿叶,装扮着华阳文学的美好春天!
这次,安排我们夫妇乘坐的正阳的私家车,一路上张正阳和杨峰峰侃侃而谈,对文学诗歌颇有见地,正阳是陕西省作协诗协的会员,年轻的峰峰居七岔口丰陵原僻壤,多有作品推出。二位医者仁心,白衣天使悬壶济世,业余伏案弄墨卓有成效,令我刮目相看,也应了老夫子那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草就随笔,书我所思,以文会友,感谢相识!
202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