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与金华》之二十五
岳飞与义乌抗金老将宗泽
岳飞,是中国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族大英雄。岳飞,河南汤阴人,字鹏举。生于1103年,1142年被害。
岳飞一生力主抗金北伐,曾四次从军,先后参加、指挥过大小战斗百余次,为恢复中原立下赫赫战功,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兵,并进军朱仙镇。但在胜利在望的大好局势下,却接连收到主和派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的十二道催令班师的金牌,不得不从抗金前线返回京城。后遭秦桧、张俊等小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罪名被害于风波亭,葬于西子湖畔栖霞岭。
提起岳飞的辉煌人生,不得不说一说他的恩师--义乌抗金老将宗泽。
宗泽(1060-1128年),婺州(今金华)义乌人,两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元佑六年(1091),31岁的宗泽考中进士。但是,因在考卷中写上诸多抗金北伐的对策建议,被主考官认为妄议朝政,把名次移至最后,因而只得了个“视同进士出身”的名份,仅任以县尉等小官,多年后才升至开封知府。后在宰相李纲举荐下,68岁的宗泽临危受命,担任东京留守(相当于东京卫戍司令)。
靖康六年(1126),金军再次南侵。宗泽在磁州大败金兵,声震河朔。不久,金兵又派大军包围开封。宗泽不顾主和派的极力反对阻绕,率兵奋战,连胜13场。金兵一听到宗泽的大名,便惮畏发抖,尊称宗泽为“宗爷爷”。于是,开封成为了抗金前线的坚强堡垒。
宗泽在巩固开封防御的同时,曾先后二十次上书朝廷,建议皇上还都开封,并多次献上收复中原的方略。但在主和派谗言下,宋高宗赵构不仅未加采纳,反而在一帮小人百般干扰下一再破坏抗金部署。建炎二年(1128),宗泽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临终前,未见一语言及家事,只是竭尽全力大呼:“渡河!渡河!渡河!”三呼渡河之后,一代抗金名将气绝身亡。
在《说岳全传》等民间文学中,常把宗泽视为岳飞的恩师。有人说,恩师之说不过是说书人个人臆想的胡编乱造。其实,恩师之说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事实根据的。
下面,不妨举几例予以佐证。
一天,宰相李纲召宗泽和张所(曾任监察史)在府中议事。都事官送来一文扎,内有帝喻:“御营司承信郎岳飞狂妄越职,非议朝迋重臣,令褫夺其职,削职为民”,并附有岳飞洋洋千言的上书全文。其中说到:“陛下既登大殿,社稷有主,巳是伐敌之谋…彼方谓我素弱,宜承其怠未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李纲一边翻看文扎,一边递予宗泽、张所传阅。宗泽阅后道:此忠义之士也!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御营司不能留,可随老夫去开封效力!
此时的御营司使,正由李纲本人兼任,便当即着人去找岳飞。不一会,手下人报告说:岳飞勇猛无比,营中号称“岳无敌”。但执政黄潜善已将其逐出军营,现已不知去向。
宗泽听后叹息道:如此才俊,某竟未能识矣!张所答道:宗公勿急,待晚生访得岳飞下落,差他前往京都投奔元帅便是。
不久,张所果真探听到了岳飞的下落。原来,张所手下有个叫赵九龄的人。岳飞被逐出军营后无所事事,就常到一茶楼旁观他人下棋。期间,结识了这个赵九龄。交谈之中,赵见岳出语不俗,又颇懂用兵之道,而岳也敬佩赵的足智多谋,于是一来二往成为好友。
于是,赵就把岳飞举荐给张所。张所当即命赵九龄找来岳飞,问过一番后,张所得悉岳飞不仅深谙兵事,并对河北地形、民情也都了然于胸,正是抗金北伐用得着的人才。于是就对岳飞说:东京留守宗老元帅知你上书后除名被逐,对你的义举和才能十分欣赏,你可尽早去开封投奔于他。
不日,岳飞即去开封。宗泽接见后,詳细了解了岳飞的各种情况,觉得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把他放到爱将王彦手人去锻炼。不久,岳飞当上了王彦下面的裨将。
一次,王彦部在石门山被金军包围。鉴于兵力与地形,王彦主张坚守待援,但岳飞年轻气盛,擅自违令率部出击,结果中了金兵埋伏,岳飞只带了少数亲兵突围而走,转战于太行山一带,不久在征战中亲兵损失殆尽。后来无奈之下,岳飞只好找到王彦,认罪投奔麾下。岳飞违反军令按纪应一律当斩,但王彦惜其忠义,杀之不忍,留之又难以服从,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还是交由老上级宗泽去处置。
宗泽见到岳飞后,自然是首先给予严厉地批责,尔后说:我看你是个人才,给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当时,金兵正进犯氾水。于是,拨给500骑兵上前杀敌。结果,岳飞冲锋在前,所向无敌,连赢五阵。击金连胜,宗泽深感欣尉,随将岳飞功过公布全军。将士闻之,都说宗帅用人得当,处置有方。不久宗泽又将岳飞提为裨将。
岳飞重新升职后不久,宗泽专门召见了他,并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当年沈括亲手赠与的《李靖阵法》一书交到岳飞之手,亲切地说:“欲胜人,必懂以奇制胜。汝今为裨将,如此尚无不可。但若要统兵十万、百万,尚须精通兵法。望你仔细研读”。
可是,岳飞受书不过三日,即奉还其书。宗泽觉得有些不解,就问他:莫非读之无味?岳飞答道:所赠阵图,飞已熟读。但兵家之要,出奇不可测识,岂能按图布阵?。
宗泽年长岳飞五十多岁,完全是一个老资格的老前辈。对一般老者而言,岳飞所说的话语实在是对长辈的一种不恭,谁不生气?!但宗泽听后,却笑着对岳飞说:你所言自然有其道理。但基本的兵法,将帅不可不明;基本的阵图,将帅不可不察。望你今后多读兵书,深解先贤心得,尔后根据敌情、我情、地形、天候灵活运用于心!岳飞听之,深感受用,并在不断的战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兵之妙,存乎一心”的指挥艺术心得。
如上所述,岳飞初时的成长,确有宗泽的一份功劳。岳飞也是一个懂得知恩图报之人,宗泽去世后,岳飞与宗泽的儿子一起扶柩送至镇江,将其与夫人陈氏合葬在京岘山上,还出资在墓地附近修建了“宗忠简公功德院”(忠简是宗泽的谥号),即云台寺,以表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2024.05.23撰写于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