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
金 矿
我想不起来“英雄不问出处”最初出自哪位哲学家之口。不过我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修养的干部阶层人,演讲这句话。可能他讲这句话说的就是自己,或者是鼓励他培养的下级要努力进取,这是对社会一些杰出人才的褒奖。这句话成了历史社会沿袭下来的民间口头俗语。既奥妙无比,又通俗易懂。
要说英雄这个名词,有人说是现代才出现的,在那些古典名著里很少看到这个词。我认为不一定,因为有好多关于英雄的俗语基本都有了好长的流传年代,我是专门收集民间俗语的,针对英雄这个词,就有好多的链接。
像“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气短”、“自古英雄出少年”之类。基本都是有历史意义的,看不出是现代箴言。可以说,英雄不管用在什么人身上都是褒义的,都是伟大正直的。他是万民尊崇的雕像,他的业绩在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个社会都是引领的,他的形象是没有任何人可以随便摸黑的,时代出现英雄,英雄率领时代。这是壮举,这是杰出,这是伟大。
英雄也是伟大的人才。特别是英雄的思想和品质都是特别地优秀,他能够接受数代人的洗礼和铭记。也会得到数代人的公认和追求。
这里所说的英雄不问出处,是说英雄并不是学历资质的代名词,他不是依靠高雅学术和高端技术培养出来的先进。培养英雄可不是依靠学校,英雄不是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英雄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英雄也不是标准的帅男和美女。那些虚无浮躁自己认为高尚的人,他绝对不会成为英雄。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段历史能有几人?
英雄,我的理解,“英”首先是英明和英名。这就是一种思想超人和达人,他的名声和威信都是时代和社会的超前者。而“雄”则是雄才大略,说明他的才干已经远超一般俗人和世人。
在和平岁月和环境里,通常是不容易出现英雄人物的。和平环境里的先进人物,国家通常授予劳动模范的称号,或者就是劳动奖章。也就是说和平环境中人物的成就毕竟是有限的,尽管达到有突出贡献,或者是有优秀事迹甚至还会有特殊贡献,这一些都称不上英雄。仍然属于可达到特殊先进的先进个人,只是一种平凡中的不平凡。至于事迹也会被称之为一般事迹和英勇事迹,还达不到英雄事迹。
我们都知道,那是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舍生忘死有特殊业绩的人,会被称为英雄,或者会被追认为英雄。而抗美援朝归来,共和国把那些功勋人物,分类授予特级战斗英雄,一级战斗英雄和二级战斗英雄。很多英雄都是牺牲后才被追认,像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
不过在地方上也有一种说法,把在战场立过战功的人都称之为战斗英雄。当年地方召开英模报告会,多是一般功臣人员。我童年时就有这样的记忆,我表舅上过朝鲜战场,回来就是一支大英雄金笔,那是跟三等功一起颁发的。至于志愿军归来,一般官兵每人只发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茶缸,和十二开慰问金笔。慰问笔比大英雄差得许多,只是笔尖有一点赤金。至于勋章那就有志愿军普通勋章英雄勋章之分。精神价值都是无量的。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乱世出英雄,这也可能是事实。我们就谈中国革命最初领导人和献身革命的领袖人物,像瞿秋白面对敌人的枪口高唱国际歌,是那样视死如归、虽死犹荣。那就是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可称得上英雄。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共产国际思想,指出革命最坚定的人物应该是无产阶级。因为他们受苦受难最重,也最无私,他们没有私有观念,没有思想负担,所以在革命中也最勇敢。
所谓乱世出英雄,是英雄为了改变世界而爆发出来的革命勇气、革命精神、革命行动。有压迫就有反抗,有侵略才会有捍卫。没有武装暴力,不可能把旧世界推翻,不可能建立新的社会和政权。
当然,乱世也包含着战争和受战争影响的环境及战事,也有大量的灾害和战祸。这样也就会出现一些为正义战争出生入死的杰出人物,他们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整理不可丢,这样就会出现英雄的壮举,这样就会出现英雄的战歌。
英雄不问出处。说实话,英雄的壮举可并不是考虑再三的蹒跚,根本没有思思虑虑的犹豫,也没有与他人相互研究的商量,那是热血的突发,更是一种理智的壮举。你要问英雄的学历,是大学和研究所能培养出来的吗?那些院士、博导他们能够敢于与敌人冲刺吗?所以那些高学历的人在英雄面前没有骄傲资本。还有那些公务员,那些高级干部,那些所谓的政治权威,他们都很难成为英雄。那些金钱和权力都买不来英雄的壮举和人生。
有一位资深的文友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贪官也许表面上就是英雄的言辞,但他离开英雄的品质已经很远很远,这些贪官已经成为英雄的敌人。是的,英雄是伟大的,而贪官则是社会的妖魔鬼怪。这两种社会现象是水火不相容。
毛泽东主席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的,群众的思想最无私,英雄的出处就是出在群众的行列当中。也就是俗语所言: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所以世界上没有谎言的英雄,英雄的土地是神圣的,英雄的鲜血会化为彩虹,会成为永久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英雄,崇敬英雄,要向英雄看齐,让英雄成为我们世代的楷模和榜样。但能成为英雄却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