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红色云蒙源远流长,传承革命基因。原乡记忆根深叶茂,凝聚乡村力量。2024年5月12日,由中共洛南县麻坪镇委员会、麻坪镇人民政府主办,洛南县作家协会、云蒙文化研究会协办,陈台村党支部、村委会、原乡七间房农场承办的首届“原乡行动者”乡村振兴论坛已经圆满结束。
这次论坛共收到各界嘉宾的论文24篇,现场宣读14篇。为了展示首届论坛成果,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平台特开设“乡村振兴大家谈”栏目。首批将刊发在现场交流的文章。 同时,我们欢迎未参加论坛的各界朋友踊跃参与,积极撰写乡村振兴主题文章向平台投稿,我们将继续刊发您的作品。首次投稿请附100字以内作者简介和照片。《文创陈台》《馨香盈秀》《四月芳菲》编辑部
2024年5月16日
乡村振兴路上青年生力军作用发挥之浅见
文/余江霞
“原乡记忆”唤起了飘泊游子思归的情愫,“原乡七间房”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打工人创业的梦想。在现实经济压力大背景下当代青年人是否只有进城务工这一条路?薛超这个闪闪发光的青年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
乡村振兴首要的是聚人气,人丁兴旺村子才有生机。
作为返乡创业的青年人薛超,他的回归让家庭平添温暖,让亲情不留遗憾。他的返乡也给云蒙山下的陈台村注入了活力,守村百姓难得的看到了那么多的山外人,老人们还受到了爱心人士的关注,爱的火炬向深山里传递。薛超身上验证了青年人的家国情怀,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才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原乡行者”从事的是自己的理想,因为深扎大地,吃得苦受的累,既有干事创业的心,又能善于捕捉时代信息,事业有成成为必然也定当枝繁叶茂。
乡村振兴的主推者在村委,头雁引领方能产生效应。
在薛超艰辛的创业历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村委会大多为青年,他们精力充沛,视野宽有文化,最具创新的精神。在政策的支持、政府的引导中他成长得很快,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依托得天独厚山区气候条件从事多元产业劳动。家庭作坊、村办工厂、网络销售……以此实现产业增收,经济增长,“原乡行者”躬耕乡村必将吸引更多的人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的希望在学校,核心力在青年。
家有梧桐树招得金凤凰。有父母陪伴成长的孩子最幸福。孩子成才是千家万户的殷切期望。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文明传播的种子,办好家门口的学校,青年人才能留得住。厚植热爱的种子,孩子们才会茁壮成长。也会为孩子们不久的将来留下童年乡土的记忆故乡的根。国旗飘扬的村落才会人群熙攘,充满希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打造智慧校园,实施空中课堂,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无不体现着教育公平。朴实无华的民风,精益求精的教风,积极向上的学风,教育质量卓越。学生回流自然大势所趋。青年人故土创业的动力才会更足。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传承是乡村的希望,红色云蒙孕育着热爱的种子。愿陈台村青年领军薛超逐梦前行,愿青年人返乡创业蔚然成风。
作者简介:星辰大海,原名余江霞。乡村教师,喜好山水。倾心脚步到不了的地方,阅读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