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慎与泸州
作者: 孙孝莲
策划:李腾双
制作:春到百草园

杨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原籍庐陵人,元末迁居四川新都(成都市新都区)。出生于书香门第,是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自幼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其少年聪颖,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议大礼”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72岁逝世于永昌戍所。
杨慎一生所创作的诗词一说大约2300首,一说3132首,咏泸州的诗词200余首,仅《历代名人咏泸州》下集,就收录杨慎69首泸州诗词。杨慎咏泸州的诗词,在其一生的诗词创作中,所占比例不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在杨慎的35年放逐生涯中,曾7次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15次路过泸州。在流放云南永昌卫时期的最后4年(67-71岁),几乎侨寓在泸州,这之前每过泸州,也是一年半载居住。杨慎被流放这35年,在泸州侨寓的时间10年左右,泸州算得上是杨慎的第二故乡。
杨慎何以在泸州居住10年左右,留下200余首歌咏泸州的诗词,其原因要从泸州小市街道和平街的韩家大院说起。和平街的韩家大院建于明代,是韩适甫的弟弟韩述甫所建,韩述甫是小市盐关上任都转运盐使司官,官从四品。韩位甫与韩适甫(韩炅庵)、任甫、似甫等是兄弟,与杨慎是姨表弟兄。韩位甫,号丹水、州人(泸州人),万历中举进士,官户部主事。有《韩丹水诗文集》,其昆弟适甫、任甫、述甫、似甫等,皆隽才。
网载《泸州韩家山韩氏家族宅院几乎占民国泸州城区版图的五分之一》一文记载“……时任泸州卫指挥使的韩恩,其母亲是杨慎姨妈,韩恩的儿子韩适(实)甫是泸州卫参将,嘉靖12年(1533年)袭任父职为泸州卫昭勇将军、松潘右参将。”
网载《泸州纳溪明朝第一人,曾是皇帝御医,被封为抱一守正真人》一文中说“杨升庵的姨母黄氏,是泸州卫指挥使韩恩之妻……”韩适甫与杨升庵是姨表弟兄,韩适甫是韩恩之子,显然前一文所交代的黄氏辈分有误,黄氏是韩恩之妻,而非韩恩之母。
杨慎在泸州侨寓期间,除了他的足迹遍布泸州当时的名胜古迹外,与泸州当地很多名士也成为莫逆之交。如出生于合江县,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及第的曾少岷、还有熊南沙、任苍崖、张竹亭、姚凤冈、章后斋等。杨慎在泸州期间主要居住在哪些地方呢?根据他与韩适甫(炅庵)、韩位甫、韩述甫等的表兄弟关系,应当是居住在小市街道和平街的韩家大院。小市和平街的韩家大院是明代韩适甫弟弟韩述甫所建,韩家除了韩炅庵、韩述甫、韩位甫外,韩飞霞(名懋、字天爵、号飞霞、曾自名白虚人,因称之曰白飞霞。)的名气也很大,他是明代医士,曾是皇帝御医,民国《泸县志》卷八有传。在明代,韩家是名门望族,民间有“韩半城”之称,其势力、财力正如《泸州韩家山韩氏家族宅院几乎占民国泸州城区版图的五分之一》一文所说,韩家称得上富甲一方。

泸州地方文史专家林维平老先生的《李氏花园与韩家大院》一文记载,杨慎在泸州侨寓的后四年(67-71岁),几乎是住在位于小市五峰山半山腰的李氏花园。2018年,林维平老先生去采访居住在李家花园老宅的蹇良玉先生时得知:蹇良玉当时居住的李家花园,是其姑姑去世前赠送。位于五峰山半山腰的李家花园是明代万历年间李实所建,乙亥本《泸县志》卷五、卷六合集,第八页可查。蹇良玉姑姑的丈夫是李实后人,韩位甫是李实的女婿,关于李实,《泸县志》人物卷有传。正是因为这层翁婿关系,在杨慎流放云南永昌卫时期的最后四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年迈的他,将其安排住宿在相对偏僻的五峰山李家花园。杨慎能在流放期间先后15次路过泸州,并作长期滞留,还能与当地文化名流结伴游遍泸州名胜古迹,平日诗酒相伴,时有酬唱,日子过得还算快活。流放期间,有这样的诗酒人生,除了他自身的才气、名气和刚直不阿的人格魅力作为基础外,还与韩家兄弟较高的社会地位分不开。
杨慎在泸州的生活应该是过得开心惬意的,亲情、友情、诗书相伴,佳作连连。除了与韩家几兄弟及泸州当地文化名流相交外,还有从云南一路追随至泸州的简绍芳结伴交游。网载《〈历史名人与泸州〉——杨慎的泸州诗词创作及其文化价值研究》一文中“……从杨慎写泸州的诗词中初步统计,其在泸州的朋友多达数十人,曾玙、熊南沙、任苍崖、张竹亭、姚凤冈、章后斋等。”杨慎与韩家兄弟的亲密关系更是有诗为证:《戏炅菴》(庵)《赠韩飞霞》《六月八日第四雏生用韵答二韩表弟》(适甫述甫)《赠韩炅菴表弟》(二首)《送韩炅菴应廕北上》《舟中留别炅菴苍崖》(任苍崖)《与诸弟别乐庵弟约有江阳之会》《丁巳元宵韩炅菴送灯》《留别韩明可表弟》等。其写到泸州当地名士的诗也不在少数:《次韵张后斋为余寿》《姚凤冈荔枝》《次韵章后斋》《书扇赠薛曲泉二守》《夏五亢旱弥旬,曲泉薛公……诗以志喜》《元夕前一辰江市观试灯和章后斋》《纳溪登舟戏赠李公路》《纳溪玉林寺刘参之、承之、梁腾实三君子远饯,赠言次韵》等。写泸州景点的诗词,除了泸州古八景,其诗词还涉及《永宁杂咏》(四首)《青山虎》《普市》《董坝》《紫房避暑一溪送葡萄》《小市》《凝光门观江涨》《会津门观江涨望小市人家戏作》等。
不妨再从杨慎的诗词中,分析一下其对泸州古迹的了解程度,可能很多土生土长的泸州人尚不及他。杨慎的《病中秋怀八首》从泸州的气候到泸州的古迹,都在这几首诗中有所呈现,特别是《病中秋怀》其二“尹氏遗踪百尺台,招呼不见子归来。可怜文武为邦宪,却泥婵娟养祸胎。鸣牝掇蜂终古恨,衣苔带藻至今哀。悠悠往事嗟何及,浩浩东波去不回。”他把尹吉甫的儿子尹伯奇被后母诬陷的整个情节和故事都写进这首七律里,证明有关抚琴台的故事,在明代时期的泸州,已经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在《病中秋怀》其三写到泸州的南定楼,“南定楼前碧草春,荔枝林下少埃尘。三泸名号讹千古,二水沱崏会两津。”网载,“泸州的南定楼建于唐代,宋时与黄鹤楼、岳阳楼、大观楼齐名。南定楼在中国历史上较有名,被称为‘江水南来第一楼’”所以,历代名人到泸州,几乎都写过泸州的南定楼。如范成大、陆游、魏了翁、晁公武、梁介、程公许、李昱、唐庚、阎苍舒等都题咏过南定楼。杨慎在泸州侨寓近十年,对泸州的历史、人文、地理、风物,这么了解,怎么能错过南定楼、抚琴台如此盛名的地方呢?在《病中秋怀》其六,也写到“吉甫清风来玉麈,”
杨慎在泸州期间,结交的泸州名士较多,如泸州合江县的曾少岷(正德三年进士及第)与杨慎是莫逆之交。著名诗人陈仁德先生的《失传的忠州云根笔“活”在杨升庵的诗里》一文中写到“曾少岷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及第,杨慎1511年高中状元……他们同是四川人,年龄相近,又同在泸州,曾同游泸州玉蟾山、方山、五峰山、忠山等地,留下过诗篇。忠州出产的云根笔深得曾少岷喜爱,他将自己的云根笔赠送杨升庵,……这才有了杨升庵赠忠州云根笔给表弟韩炅菴”。“射虎当年旧将家,賸将笔阵綰龙蛇。停云阁上红尘隔,题竹林中翠袖斜。燕寝清香盘紫雾,鼠鬚玄点窜青霞。几行循墨干冲折,何必班超万里沙。”——《以忠州云根笔赠韩炅菴》。
2023年3月因陈仁德先生写《失传的忠州云根笔“活”在杨升庵的诗里》一文,发信息了解有关韩炅菴的生平,我去泸州市图书馆文献室查《泸县志》,刚好此书被一文化部门借走。我立刻联系纳溪的巫显咸诗友,正好他手里有《泸县志》,一把年纪的他,乘车把《泸县志》送到伊顿饭店车站处等我,不仅查到了韩炅菴与杨慎的姨表弟兄关系,还查到韩飞霞信息。几日后,巫显咸诗友从微信发来信息,讲述了杨升庵与韩炅菴在泸州水井沟狂街即兴对对联的小故事。从这条信息,可以看出杨慎与韩炅菴弟兄情深,也可以看出他们的诗性生活,随时随地都在相互学习、切磋。“一日,杨升庵与韩炅菴在泸州水井沟逛街,走到一铁匠铺,韩炅菴看见熊熊燃烧的炉火和正拉着的风箱,一下来了灵感,随口念出绝妙上联‘红火炉中三闪电;’要杨慎对下联,杨慎一边狂街,一边东张西望,走到一间弹花匠铺子处,看到弹花匠正弹着雪白的棉花,立刻对出下联‘白云顶上一声雷。’”
杨慎的千古绝唱《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但凡诗词爱好者,大都背得烂熟,这首《临江仙》作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更是百唱不厌。这首词的创作地一直有争议,百度上一查,相关词条很多,多数是说至少《临江仙》初稿的创作地是泸州江边码头。
在“四川发现”里一篇题为《放逐35年途经泸州15次杨慎〈临江仙〉写于江阳》的文章,分析合理、手法科学、视角新颖、论证充分,文中说以采用计算机输入关键词进行分析的结果为依据,认为杨慎的《临江仙》创作地是江阳(泸州)。这篇文章在极短的时间里,很多人转载。文章的作者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先生。他说“用关键词提取法,确认杨慎《临江仙》初稿写于泸州(江阳),灵感产生于泸州码头。”他例举了 “东逝水,乃落难英雄看长江的感悟”,文中还说,杨慎《临江仙》收录于《廿一史弹词》,从此词中提取“临江仙”“长江”“滚滚浪花”“东逝水”“青山依旧”“淘尽英雄”“白发渔瞧”“江渚”“浊酒”“喜相逢”等10大自然要素关键词,认为只有同时满足这10大要素词的地方,才是杨慎《临江仙》初稿或腹稿的写作地和灵感发源地及作品诞生地。文章中多次提到“我们”,说明作者采用计算机输入这10大要素的关键词,是两人以上或多人组成的团队,作为课题在研究杨慎《临江仙》写作地。文中说,“关键词提取法”是物理数学方法,将学界认为最可能的地方:长安、江陵、襄阳、昆明、泸州、宜宾等检测对象输入计算机,分析发现能同时满足这10大要素的地方只有泸州(江阳),并说其《临江仙》也有可能在其他地方修改完善。
文章中说“选择《临江仙》词牌名,其隐喻是隐士在江边的感悟……“仙”暗指杨升庵本人。《临江仙》词牌别名很多,专用《临江仙》,一名双关……必须有长江或看得到长江,滚滚浪涛(地理坡度大),江水必须向东流(东逝水)……浊酒、青山、渔樵、江渚……”。关于“喜相逢”,杨慎的儿子杨宁仁娶了泸州人士腾恩官之女为妻,泸州有这么多名人雅士成为他的挚友,有帮助他、保护他的众多亲人,更有从云南一路追随他的简绍芳,自然是喜相逢。对于一个落难的大文豪,自然是称所喝之酒为浊酒,也可能是作品表达的需要。
林维平老先生《李氏花园与韩家大院》一文中说:杨慎《临江仙》疑作于李氏花园,原因是在李氏花园采访时,能透过树枝缝隙,俯瞰长沱两江。“站在李氏花园的最高处,尚能见长沱两江处豆芽沱宽阔的江面,望得见位于茜草坝泸州八景之一‘海观秋澜’。李氏花园离豆芽沱江面不足500米,视野比在宝山(忠山)上更开阔。”
按照李后强教授经过“提取关键词”输入计算机分析法得出的结果,综合林维平先生采访李氏花园所闻、所见,根据李氏花园后来的户主蹇良玉先生及其后人所说“杨慎在韩适甫、韩位甫的帮助下,借住李氏花园,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临江仙》,”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可信度,值得有识之士作进一步的研讨考证。
2024年5月14—18日于听荷斋。
作家风采

孙孝莲,1965年出生,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泸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泸州市龙马潭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有个人专辑《听荷斋心语》《听荷斋吟草》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