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伟光与他的“红色太极”团队
王长鹰
提到“井冈山”,就想起了“红色摇篮”,脑海里就不免回荡起那首影响深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是的,诗言志!

那“九天揽月”的雄浑气魄,那“五洋捉鳖”的壮志豪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敢于为梦想出发,更敢于为理想奋斗……只不过在“出发”与“奋斗”的赛道上,有人选择了“文道”,而有人却选择了“武功”……

步伟光与他的“红色太极”团队,就选择了后者,这不,由步伟光、孔凡丁、杨运平、崔红梅、范红梅、苗树菊、袁玉建、赵明祥、李文华、尹逊利、刘明炎、徐小源组成的“红色太极”团队,在与革命圣地、红色摇篮井冈山的武术交流中,因功德深厚而受到当地武术界的敬重和赞叹,并为济宁武术界捧回了沉甸甸的荣誉与奖杯!

人生的赛道有限,但如何在这有限的赛道上,赛出生命的高度与宽度,就显得尤为可贵……春夏秋冬的轮回,日复一日的更替,老去的是岁月,而不变的,则是步伟光和他的红色太极团队……

刚刚过去的2024年3月,步伟光带领他的“红色太极”中国武术志愿者团队,在越南芽庄市举办的“2024中越国际传统武术交流大会”中,获得优秀表演奖,并捧回了由越南庆和省人民政府文化交流管理办公室颁发的证书,为奉献在“一带一路”中的“中国武术志愿者”团队,争得了难能可贵的集体荣誉,就是最好的见证!

此次井冈山之行,步伟光和他的红色太极团队,把内心深处的红色信仰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无疑又碰撞出了新的红色火花,那“新的红色火花”,让他的内心更加通透,让他和他所带领的红色太极团队,更加坚定和充满力量,他说:
武术的本质是“止戈”,就像战争的本质是“和平”一样,“太极拳”的招招式式,表面上看,是在强身与健体,骨子里讲,它是启迪人们要修心与修德,是把“强”化成“弱”的样子,把“动”化成“静”的样子,把“有形”化成“无形”的样子,把“复杂”化成“简单”的样子……

所谓“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大巧若拙”,“大音无声”……其实都是“太极”的表现形态,而“红色太极”,则是把这种“表现形态”修炼的更加坚定和专一,是“视死如归”的豪迈,是“气吞山河”的力量,是“可歌可泣”的信仰!

东方文明所不同于西方文明者,是家国情怀;华夏子孙所不同于他国子孙者,是厚德载物……在步伟光的眼里,不管是“文治”,抑或“武功”,只要生在华夏,长在中国,就应当练就一副钢铁般的肩膀,一肩担着道义,一肩担着理想,走向大写的人生,拥抱红色的信仰!

人物简介:
步伟光,曾获得2004年2005年潍坊市太极拳比赛第二名,2006年青岛“巴伦杯”国际杨式太极拳冠军,2006年潍坊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剑双42冠军,“2008年香港国际太极拳比赛亚军、2010年山东省武术太极锦标赛全能冠军”,2010年上海“圆满世博”太极拳比赛中荣获两项状元大奖,并被组委会授予“太极精英”奖。在2010年第八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中,荣获两个亚军,获武术太极六段第一名;2020年又获得上海全国太极拳线上比赛第一名。

作为杨式太极宗师、非遗文化继承人傅声远宗师的亲传弟子,步伟光不忘初心,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济宁、潍坊两地市成立了声远杨式太极协会,而且还在各县市区及外省相应成立了杨式太极辅导站点,并担任着兖矿医院、邹城市太极专委会、济宁老年大学等单位太极拳总教练,他的拳艺、人品、武德及其教学法,正如同他太极拳中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散发着无尽的光彩和魅力……
2024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