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老九诗社绽放石榴花

今天是个好日子,2024年5月18日,在大美临潼骊山脚下,一树树石榴花竞相绽放,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喜迎宾客,华清妩媚游人如织。一份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纸质刊物,王老九诗社社刊《耕夫诗坛》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可喜可贺的同时是真的不容易!

今年春天,纪念农民诗人王老九诞辰130周年,临潼的许多文化名人,青年新秀都参与了进去,再一次把宣传大美陕西,盛世临潼的文化活动推上了人们触目的风口浪尖,在此弘扬王老九精神和诗风的活动中,陕西作家北方狼写了两篇文章《印象临潼》,《他的生命重放异彩》,文章一经推送到网络,立即引起了文化界以及全国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广泛阅读,热情唱合。
正如作家西北狼在文章中所述:“临潼的历史文化厚重,犹如骊山一样雄伟高大,犹如渭水一样源远流长。说到临潼,不能不说到王科,据知,王科是陕西省体育文化艺术协会主席兼诗词委员会主任 ,渭北田园诗社社长 ,《女娲抟诗》总编,至于还有其它社会职务分工,这里就不一一表述了。

1998年10月18日,《秦之声》著名主持人陈爱美女士为王科欣然题字:“骊山儿女秦之魂”,肯定了他弘扬正能量,重视家乡文化建设的工作成绩。
沐改革春风,唱响主旋律,弘扬社全核心价值观,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县域,区域的新风貌,新生活,大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促进临潼诗乡文化再上一个新台阶,对于临潼历史文化的传播,对于农民诗人王老九的宣传,对于王老九诗社的积极筹办,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渭北田园诗社,王科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做出重大贡献的。

2024年1月1日,王科在都市头条•西北城际头条编委会首届‘军民杯’,‘盛世情·强国梦’征文大赛评奖中荣获‘金星评委’奖。”
王老九是我区相桥街道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享誉全国,成为我国农民诗歌代表人物之一,曾先后五次进京参加全国性文化活动,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他的影响下,我区农民诗歌创作活动历四十余年而不衰。
1988年11月14日,日本奈良市访华团成员川美惠子在西安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时,从西安晚报上看到渭北田园诗社的新闻报道,回国后写信赞扬中国农民:“发扬王老九诗风、传播精神文明”的作为,并于次年7月赠诗曰:

慕名投书传友情,中国农民真能行;
老九诗章久闻名,后生可畏惊东瀛!
陕西省作协历任主席胡采、陈忠实、贾平凹分别为渭北田园诗社题词:“王老九精神和诗风、应该永远继承发扬”、“学习王老九、建设新诗乡”。一股农民写、写农民的诗歌热潮在农民诗圣王老九的故乡蓬勃兴起!

胸中自有凌云志,不信东风唤不回,在进入2024年春天,为了弘扬传承农民诗人王老九的精神和诗风,我组织编写了几篇报导文章推送到网络,披露了2024年1月15日百人出席农民诗人王老九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著名作家高建群为王老九诗社题写社名并得到广泛宣传,诗乡文化不负盛名,再造辉煌,为大美临潼的文化建设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王老九老前辈如果在天有灵,看到陕西文化界的后起之秀们这样宣传他,这样肯定他,这样颂扬他,这样纪念他,王老九老前辈一定会地下有知,含笑九泉……

王科,笔名女娲抟诗,陕西西安临潼人。陕西省体育文化艺术协会第五届常委会副主席兼诗词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微诗、陕西诗词学会会员。公职新闻媒体。1983年创办渭北田园诗社任社长主编,2014年创办网刊《汉唐诗苑》2015年创办《女娲抟诗》,先后在国内报纸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评论随笔逾百万字,其中《郭小川夜送王老九》《骊山石的诱惑》《我做编辑》《透了缨花的玉米》《鸳鸯戏水》《我送你》等50多篇获奖。编著出版各类作品集《陕西体育诗词》《陕西体育抗疫诗词集萃》《丝路追梦》《丝路花语》《王科诗词集》等30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