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137期 总第698期
用音乐深情歌颂云南之美
刘晓耕,云南省著名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在音乐界享有盛誉,是云南人民熟悉且尊敬的艺术家。2023年10月初,在云南大剧院举办的“云南的骄傲——晓耕交响音乐会”备受关注。音乐会刚一开票,就被乐迷抢购一空。在广大观众朋友的强烈要求下,演出地从音乐厅调整到席位更多的大剧场,并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的热切诉求。音乐会直播链接达到8.38万多的点击量,反映了刘晓耕音乐作品的影响力,也体现出观众对云南音乐的热爱。
刘晓耕录音棚工作照
歌曲《走进美丽、走进神奇》则采用了云南彝族、哈尼族独有的3个主旋律和独特的大三弦节奏创作而成,融入了流行音乐的电声元素。云南艺术学院青年音乐合唱团用青春亮丽的歌喉,歌颂了神奇美丽的云南。
刘晓耕在索契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颁奖台上
此外,身穿民族服饰的“阿杰鲁”童声合唱团,用少数民族语言演唱了《秋千》和《山寨狂欢》,演绎了了刘晓耕“母语合唱”的创作风格,用音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胡星宇说,自己是听着晓耕老师音乐作品长大的,他的音乐表达有独特的魅力。歌唱家们倾情演唱刘晓耕的一首首作品——《普米汉子》《一窝雀》《大观楼长联》《弯弯绕》《哦然——人声与乐队》《水之祭 》《我们的红土高原》《月亮·星光· 泪》《流不尽的瑞丽江》《祝福云南》……音乐会高潮不断,掌声不断。正如著名指挥家杨鸿年曾说,刘晓耕用他的辛勤创作,将云南各民族音乐精华聚集在了一起,融入了世界民族音乐的长河,犹如一股源泉活水,感人、优美,让观众在用心聆听他的作品时,感受高原上清新的风,刘晓耕的艺术创作将赢得隽永的生命。
刘晓耕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和风格,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声乐、电影电视音乐、民族歌曲、流行音乐、大型晚会音乐。他的作品融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与西方音乐创作技巧,不仅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更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其音乐创作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音乐语言独具匠心,呈现出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与时尚现代音乐的优美和谐。
刘晓耕在元阳哈尼族地区采风
在我的艺术生涯中,刘晓耕是我尊敬的音乐名家。我喜欢拍照、写作,行走在大美云南之时,往往被这诗画般的景物所感动,就用诗、用歌表达对云南这块大地的热爱。我曾写道:云南的一座座大山,都是一幅幅神奇的画,云南的每一条大江,都是一首首动人的歌。
刘晓耕在西盟佤族地区采风
这首歌词由晓耕和他的儿子刘晔谱曲,由著名歌唱家阿普萨萨演绎,呈现在中央电视台及各地的晚会节目中。
刘晓耕与著名黎族民间歌手黄婷丹录制节目
由我作词,刘晓耕、刘晔谱曲的《相聚在云南》(刘媛媛演唱),2013年5月获得“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优秀主题歌曲奖”。地球是一个圆/我们共同的家园/美丽的南亚/与云南紧紧相连/生生不息/共同的向往/世代绵延/商缘地缘/天下的朋友相聚在红土高原/头顶蓝天白云/共建美好的家园/太阳是一个圆/照耀共同的家园/印度洋的波涛/与云南江河相连/真诚的心/豪爽的笑脸/相亲相敬/文缘人缘/天下的朋友/相聚红土高原/头顶蓝天白云/共建美好家园。这首歌作为中国-南亚博览会的主题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与刘晓耕在这10多年的合作中,我们共同创作了歌曲《请到七彩云南来》《高原情怀》等深情礼赞云南的作品。刘晓耕的很多作品,都在云南、在全国经久不衰地传唱。我们在倾听刘晓耕音乐作品时,不仅是享受他创作的优美的旋律,同时也是倾听他讲述走进云南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是云南的骄傲,期待他创作出更多的经典音乐作品。
~~~ ~~~ ~~~
编辑 曹立萍
原创作者 郑 明
主播 邓耀泽
本栏目是一个公益文学园地,欢迎文学爱好者投稿,投稿文章以诗词、散文、杂文、科普、故事、微小说、时事评论为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方向,拒绝低俗不雅文字。栏目作者、主播、编辑均无稿费报酬。
来稿请注明“原创投稿”字样。
投稿微信:guyu644
投稿邮箱:594946130@qq.com
评论区也是读者意见反馈区,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点评点赞您喜欢的作品和主播,我们将在合适的时机邀请优秀作者、主播与粉丝见面交流。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商家赞助公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