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碧水绕古城
(护城河记事)
原创首发
文/李晓玲
八十年代,单位家属楼还没盖好,我租住在南门外振兴路7号院,闲时经常到环城公园散步,那时护城河宽宽展展,沿着灰色的城墙淙淙流淌,平镜似的水面倒映着岸边的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有时一阵微风掀起层层涟漪,摇碎了花草树木的倩影,“真有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呐!特别是南门到朱雀门那一带,河面宽阔,岸边绿树成荫,亭台楼阁相望,让人流连忘返。
到了九十年代,单位家属楼盖好了,我搬进了中山门家属院。家属院离环城公园,只有一条环城路之隔,是我每天锻炼和散步的地方。可惜,若大的环城公园没有公厕,还有人为的倾倒垃圾,河内只剩下浅浅的黑绿色的污水和丛生杂草。尤其是夏天,经常散发出恶臭的气味,成为滋生蚊蝇之地,生活在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随后,我在家属院里住了几十年,目睹了护城河中山门段的修缮、治理,从来没有停止过。
记得2004年夏天,环城公园清淤时开放式施工,市民照样在公园内唱歌、跳舞、锻炼。施工人员是驻地解放军官兵,那时没有机械操作,全凭解放军用镢头和锨,把河床两边挖出宽和深各两米多的深沟。然后埋下直径两米多的水泥管子,官兵头顶烈日,汗流浃背,皮肤晒得像非洲黑人,唯有牙齿雪白,看着他们辛苦的样子十分心疼。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修建污水涵洞、把蓄水、泄洪和城市排污彻底隔开,是治理护城河的基础工程。管子埋好后,又用石材砌河堤两岸,修筑人行道、铺草坪、绿化植树……
经过几年的水质提升和景观改造,一股清流环绕古城潺潺流淌,长乐门和中山门两边修了管理人员办公的房子、广场、沙滩、安装了健身器械,建有干净整洁的卫生间。 市民步在环城公园,休闲误乐,春有樱花、夏有石榴、秋有菊花、冬有腊梅,花枝招展,暗送幽香,宛如江南水乡。
护城河平静地流淌了十年,滋润着两岸的居民安居乐业锻炼身体。2014年夏季,环城公园封闭式的清淤改造工程又一次实施了。那年夏天特别热,38度髙温持续了二十多天。在烈日下施工的解放军官兵,头带安全帽,身穿橡胶服,在膝盖深的淤泥中水泵,可想而知有多么地热和辛苦。官兵们把淤泥抽到岸上晾晒干,晚上用汽车运走;一辆辆满载淤泥的汽车与我擦肩而过,心里想着,多好的有机肥料,倒了可惜,给农民当肥料多好啊!
在这次施工中,三个战士因雨天操作不当,触电身亡。最大的22岁,最小的才当兵一年,都是甘肃人。看到他们躺在护城河岸上,稚气未脱的脸颊,正值青春年华,却为西安人民贡献了宝贵的生命,使人悲痛不已,心疼欲裂。护送烈士回家时,长乐坊社区和孟家巷社区很多市民,自愿拿着鲜花,含泪打着“西安人民永远怀念你们!向英雄致敬!”的横幅,默默地走在灵柩后边,演绎了一段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情。后续的时间里,人们在环城公园锻炼身体时,总有人念念不忘这件事,为他们惋惜。
2017年12月,环城公园全封闭,施工人员领着驻陕部队官兵,浩浩荡荡开进护城河中山门到火车站这段䟽浚淤泥,不少市民激动地为部队官兵送来包子、油条、鸡蛋、茶水等早餐;还有居民自愿加入到清除污泥队伍里,场面热闹感人。相反,有些市民认为围挡影响了自己锻炼身体,便和施工队暗暗地叫上劲了,最终,为自已的行为而买单。
我住的家属院里,有个姓王的老汉,刚刚退休,六十多岁,平常独来独往,很少和家属院里人打交道。正月十六早晨,他想从围挡缝隙中钻进去,到环城公园锻炼身体,结果掉进护城河里,两条腿在淤泥中越挣扎陷的越深,不能自拔,眼看着淤已掩到胸口,他只好大声喊救命啊!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大家束手无策。有几个好心人马上去找施工队帮忙,还有人打了“120”电话。后来施工队人员把梯子搭在河里,四个人下去用绳索拴住他的腰,河里人推,岸上人用绳索使劲拉,才搭救上来。他浑身发抖,满身散发着恶臭味,熏得人恶心呕吐,虽然人被“120”救护车拉走了,但人们仍然议论纷纷……
老头从医院回来,身体并无大碍,不但不感恩,反而将施工单位告上法庭,要求赔尝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官司打输了他不服,继续上诉,被中院驳回。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把这件事作为教育市民的教材,跟综报导。家属院里议论哗然,有人说,钱虽没捞到,人却上了电视,成了中山门地区家喻户晓的“大名人”…… 那阵子,家人受不了社会议论,只好悄悄地搬走了。
王老头的故事余音未落,家属院里又有个看孙子的李老太太,带着两岁多的孙子在护城河岸边玩耍。李老太太只顾和熟人聊天,孙子好奇地把头伸进围挡里探个究竟,结果头被卡住了,小孩吓得哇哇大哭,老太太一看吓得浑身发软瘫倒在地,围观的人忙喊施工人员把围挡铁丝剪断,孩子安然无恙。老太太却站不起来了,在大家的安慰和搀扶下,神情才慢慢的恢复了,看孩子的操心、无奈、耽心,恐慌都刻在她的表情里。
这次从2017年12月施工,到2022年国庆节竣工,历时五年。护城河以高质量、高标准完工,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国庆和西安市民,刚刚建成的护城河,河面碧波荡漾,画舫游弋,两岸绿树成荫,在阳光照射下,天水一色,河水像一面镜子闪着耀眼的银光,魚儿在银色波纹里畅游。在公园西北角,原来护城河的“退水口”,已改造成“静立迎宾”亭子,还种植了大片石榴树,象征着西安的明天像石榴花一样红红火火,硕果累累,迎接八方来客。
特别是西门到玉祥门那一段,拆除了原来的市场和简陋的房屋,建起展现了陕西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的环城西苑。当人们漫步在美丽的曲径上,欣赏着小桥、流水,以及绿地上那一个个充满陕西民俗色彩的雕塑时,心情是舒畅的,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美好。
西安护城河经过多次治理、改造、提升,实现了“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梦想,岸边芳草、鲜花、绿树错落有致,形成了“ 一池碧水绕古城”的美丽景致。当我每天慢步在环城公园时,一边是触手可及的护城河,另一边是精致的角楼,雄伟的城墙融为一起,交相辉映时代新画卷。感觉古城越来越美,美得醉人。尤其是晚上,五颜六色的灯光从树枝的缝隙中折射出来,将护城河妆扮得像银河繁星闪烁,能感受到 “时光隧道”的体验。
西安护城河治理,是一项惠民工程,经西安市政府几十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形成了魚翔淺底,一池碧水绕古城,一步一风景的环城绿色生态长廊。这里的一石一草一木一花都是匠心设计、匠心独运,每一处都是艺术的造化,每一处都独具神韵。使曲曲折折的护城河,绽放着流光溢彩,演绎着春华秋实,变换着春夏秋冬。
2024年5月10日
作者简介
李晓玲 汉族,退休人员,在【明心文学】短文学网,京兆文学,文讯,诗词中国平台,发表过多篇文章。颇受欢迎!
【明心文学】以颂扬民族文化为基准,是为广大诗友与诵读爱好者提供的公益性平台!开拓创新,让文字在优雅知性的美诵中,插上翅膀飞翔在更远方。
【明心文学】创建于2021年,以孙立晶先生,朱京华女士所带领的团队,为作者,主播老师提供的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学之所用,可以让墨香在雅诵中飘扬,可以让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演变成文字,来诠释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
统一的导语,规范的管理。三位一体式推广作品,真正做到诗与远方。
只要你有文采,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只要你喜欢诵读,欢迎你加入【明心文学】敞开心扉说,吟诵文之乐,诗情画意琢,徽墨飘香落,笔下文佳作。聚贤纳才群英荟萃在【明心文学】! 投稿须知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谢绝敏感话题以及违反投稿条例,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2,关于稿费,读者赞赏金额少于20元不予结算,合集没有稿费,文章发布七天后结算。第八天起,后续赞赏不再计算发放。没有赞赏金,不足20元的没有稿费。赞赏超过20元60%为作者稿费,带有诵读的作品,赞赏超过20元作者40% 主播20%为稿费。40%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稿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请加总编微信,方便发放稿费。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投稿视为同意此规则,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
投稿题材以现代诗,诗歌,短诗,微诗,散文,随笔,五言,七律,词……
4,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总编删除!
投稿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