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客》序
文/陈从蓉
“思归客”一词,本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律诗《江汉》。此时五十七岁的杜甫历经磨难,北归无望,且生活困窘,漂泊无定的状况下写下此诗。《江汉》
“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想必这也是《思归客》刊物的创办人曹志杰先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其中也是他人生的一些共同真实写照吧!许是因为有共鸣,接到曹志杰先生让我为《思归客》写序的邀请,深感欣然与荣幸。
初识《思归客》是朋友推荐入稿《思归客文苑》杂志。虽是民间刊物,却收录了海量来自全国乃至国外,以诗歌为主兼散文等其他文体的文学作品。一个个跳动的文字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绽放着独特的光芒:或倾诉着对自然的赞美,或表达着对人性的思索,或记录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如潺潺溪水,清新自然;似烈烈火焰,激情澎湃;像悠悠白云,飘逸空灵。这些执着的写作爱好者用手中的笔,书写自己的多彩人生,描绘内心的斑斓画卷。
这里不得不高调讴歌一下创办人曹志杰先生,本是一个手握方向盘的大货司机,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却对文学有一颗赤诚,炽热的心。以独资,众筹等方式,出版了个人诗集《心之语》《醉语》文集《情蛊》。后相继推出《草根诗人》《诗百家》《诗典藏》《诗鉴》《诗中国》《江南诗韵》《诗界》《诗征途》《松鹤诗苑》《心音》《云游僧外传》《诗丛林》《诗天地》《诗潮流》《诗苑》《诗阵地》《思归客文学》《诗族》《感悟沉香》《军旅诗歌东方雁》等等系列丛书。让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基层文学爱好者通过《思归客》系列杂志,《思归客》网络媒体的大力宣传,让他们的名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并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在浩瀚的文学领域有了一席之地,发出自己细微的光芒。
曹志杰先生不光在推动民间诗歌发展,助力草根诗人成长的路上越走越广阔。他自己还是一个极具写作天赋的奇才。他的文字犀利,率真,从中流露出明显的情感之痛,生命之痛,岁月之痛,还有诗人独有的感性之痛。他的诗歌厚重,具有张力,更具有艺术魅力。用心揣摩他的文字,就能感受到诗人所经历的坎坷,情感的曲折。有人说他:“你注定为诗而生,注定为诗而死!”为此 他自己早已做好了为诗牺牲的准备。他以诗的形式走进每一天的生活,记录每一天的生活,提纯每一天的生活。将悲悯与渴望,无奈与幻想化为诗句。他在诗行里放肆,在生活中沉默,循规蹈矩。他是一个理想高过梦想的狂妄症患者。一个肉体比思想更诚实的信徒。多数时候,他像一只累累伤痕的孤狼,躲在世间的角落,独自用涓涓文字舔舐内伤,缓解疼痛。有诗曰:《思归客》
在外漂泊岁月长,
心中思念归故乡。
梦里常见亲人笑,
醒来泪湿满衣裳。
对于此时的曹志杰先生再合适不过了。
诗歌,是心灵的吟唱,是灵魂的低语,是穿越时空的情感纽带。人会老,但文字可以永存,人们所创造的情感纽带可以生生不息。 通过《思归客》系列杂志,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诗歌的魅力,感受到诗歌所传递的力量。让诗歌走进我们的生活,滋润我们的心灵,在诗的海洋中遨游。
在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追随下,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在文学大路上还需要继续扩展,提高。让文学作品成为一盏明灯,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借此,我们共同期待《思归客》系列杂志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开出更美的花,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作者简介:
陈从蓉,笔名从容,女,苗族,法律大专毕业,从事教育工作数年,后从商。
系中国地质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地质作协会员;重庆市新诗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有多篇诗歌、散文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交流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