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三校新面貌》
文:刘 光 琳
朗诵:慧 觉
我家住在大靖新城区。近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兴建了许多地标性建筑物。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文民居与服务设施错落有致!绝不亚于二三线以下的其他城市。建筑布局堪比一流格局。
这片新城区坐落于明长城脚下。临近腾格里沙漠南缘,是丝绸之路上胜享美誉的一座古镇,古镇北边兴建了一片新城区。从前人们把这里称作“古城头”。是镇上人们种粮的地方。近几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地下水下降甚速且深,这片土地因为浇不上水而变成了干旱的荒芜之地。
现在这里却是高楼林立,变成了最繁华的城区。并且配套的基础设施也紧跟着落地雄起。
比如:给人们治病的医院、供人们娱乐休闲的绿地公园,冬季采暖的供暖气站、以及公交汽车站、还有燃气供用服务站与幼儿园和中小学学校一应俱全。
一所所,一处处奇迹般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由其是新建的大靖第三小学特别引人注目,令人羡慕!让人寡目相看 , 这所学校坐落于靖豫东路的纬一和纬二路中间,它的东面是昌宁小区,北边是二幼,西边是盛安学府和汇锦国际公馆。它的大门北向南开,顺着大门朝里看去,最里面横着一幢五六层高的办公大楼,名曰:仁爱楼;楼内有会议室、教研室、陈列间、教师办公室以及多功能媒体室。等等。
在这里可以放电影,也可以进行电教直播。楼下面向校门口矗立着高大的孔子雕象。校院东侧是教学大楼名叫毓秀楼,即钟灵毓秀,意思就是这里养育造就人才的地方。西侧是另一座教学大楼,名字叫“敏行楼”其意就是这里的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敢于把自己锤炼培养成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敏行楼东首是学校食堂。这座楼叫做“知辛楼”,从字面理解就是让孩子们从小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深刻含义,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当需珍惜!绝不可浪费。师生们在这尽享国家补助的营养餐,应当知其辛苦。
再向东就是学校的草坪式的大操场,紧靠知辛楼是学校的露天大舞台。学校的一切文体活动,都是在这里进行。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井然有序,老师们教得辛苦,学生们学得认真。在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努力下力,和热心的学生家长们帮助下,校院内的空闲地上种上了许多花卉,每当到夏秋季节,校院内外一片姹紫嫣红,五颜六色的花朵耀人眼球,斑斓的色彩把校院妆扮得十分美艳!整个校院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三校师生的精神层次和校园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