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激励法及其运用
文/张光山
走进九一或者九三教室里,你会发现每个学生的课桌右下角,都贴着一张长方红色形纸卡,上面有表格,里面填这着学生的姓名、目标分数和名次,以及将来报考的理想学校。这就是刘友磊老师一直实行的“目标激励学习法。”
这些年来,每学期开学之初,刘老师都一直要求班里学生,根据自己的期中或者期末成绩情况,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填写在这个小小的表格里,张贴在课桌上。制定的目标包括每科分数目标、总分目标、名次目标,考取学校的目标等等,项目齐全,远近目标结合。下面,还附有励志名言,或者鼓励自己的话。这张“学习目标”卡,如同一把红色的火炬,耀眼醒目,时时提醒着每个学生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不能松懈。
在目标制定时,班主任老师加强指导,不能放任自流,随便填写。刘老师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要符合自己的学习实际。目标不能制定得过高或者太低。如果目标定得太高了,比如提高几十分,或者上升一二十名,结果实现不了,相当于白制定;如果目标定得太低,比如只前进一名甚至保持不变,分数提高一两分,几乎不努力就可能实现,也是没有意义的。
刘友磊老师通常是统一制定表格,形成模板,再打印出来,让学生把制定好的目标认真填写好,张贴到课桌右上角,每天能够看到,起到能够时时提醒的作用,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收到的效果很好。
我们给学生提目标要求,往往是要求他们下次老师前进多少名,总分提高多少分,过于笼统,过于粗略,不便于学生操作和落实。刘老师把大目标要分解为小目标,落实到每个学科上。一旦目标实现了,每个学科成绩进步一点点,总成绩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当然,目标制定出来了,不是意味着就万事大吉了。待下次考试成绩结果公布后,班主任还要指导学生根据制定的目标,进行比对、总结、反思,看老师进步了还是后退了,并认真分析一下目标实现或者没有实现的原因,鼓励学生不骄傲,不气馁,并确定下一步新的目标。同时,老师对实现目标的学生进行一些奖励,确实是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的。
班里的学生有了目标,有了计划,也就有了刻苦学习的前进动力。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刘友磊老师的成功做法,采用目标激励学习法,让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树立信心,鼓足干劲,争取一步步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