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善有度
文/郭黎春
去年11月,一男子自称是福州的微信客服,说我的“百万保障险”免费期已满,须在24小时内关闭,否则次日会从微信支付中每月自动扣缴保费几百元。接着便引导我去微信“设置”中操作。
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显是外省口音,这点让我生疑,潜意识也提醒自己需谨慎。刚巧在侍弄花草,便打算先听听,得空再细看是咋回事。之后我却忘了此事。直到看到媒体报道厦门已有多人受骗,才意识到是遇骗局了。好险!差点中招!
不久前,再次与骗子正面交锋。当时我刚下班,在候车站等公交车。这时,走来一男一女,50多岁,衣着清楚,面容慈善。男人面带微笑,始终不语,在女人身后靠站牌而立。女人略有愁容,近前搭讪,欲向我借几元零钱买食物充饥。听我身上没带钱,便掏出手机说微信也行。见我犹豫,便又说着可怜话,好让我有不扫微信给她钱就不对的愧疚感。的确,此时我已萌生相助之意,决定带他俩去吃点东西再回家。我以为此举实在是个好方法。既解决他俩吃饭问题,又避免扫陌生人微信存在的风险。不承想,女人先是以“血糖高不能吃面包”为由婉拒随我去买面包的提议,还暗示不如扫微信给钱好。“那清汤粉可以吗?前面就有。”女人愣了一下,留下一句“这样啊——那算了吧”的话,转身离去。大概是知道我不可能按她预设出牌吧,所以放弃了。
后来,妹妹也说起一桩往事。小时候一年轻乞讨者挨家讨饭,奶奶好心打了饭给他,却被连碗一起摔地上。原来,他是借讨饭之名行要钱之实。小时候,村里常有外省乞讨者。据说是老家发洪水,来此讨生活。果真如此,给些钱帮渡难关也是可以的。只是,当乞讨成为打着各种旗号赚钱的营生时,便不值同情了。
公交站被借钱的经历,让我重新审视上周末遇一十三四岁男孩借手机被拒之事。忽然理解老板的“冷漠”。无关话费,无关善恶。只是被太多帮人反害已的现实打败。比如“帮助摔倒老人反被讹”。比如电影《第二十条》,韩雨辰制止校园霸凌打伤校领导之子被公安局立案;公交车司机救被流氓欺负的女孩,致侵害者死亡而坐牢……原本应受褒扬的正义之举反遭惩罚。这些现实让行善者在面对求助时不得不细思量。“少管闲事”的冷漠和不想“惹一身骚”的无视便在情理中了。但换位思考,若自己的亲人求助无援,又当何如?
纵观各种受骗案例,行骗者不是利用人性之善,就是抓住人之贪欲。我想,只要不贪不义之利,不盲目泛滥善良,行骗者便无机可乘。尽管半年内两次遇骗局,我依然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倘若再遇求助,我依然会禀承善良,伸予援手。不会“因噎废食”,也不做危及自身的无原则行善。坚持必要的谨慎和理性思考,用适当的方法,力所能及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正所谓:行善有度,方得其良。
作者简介:郭黎春,70后,福建省龙岩市人。喜欢花花草草,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并用美篇记录生活,分享感动,传播真善美!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谨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064期
本期编辑:张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