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概述戏台楹联
作者/吴建辉![]()
戏台楹联是一座戏台或整出戏的灵魂,其内容蕰藏着丰富的思想含量和深刻的人生追求。
不论是村镇的简陋戏台还是祠庙会馆的素朴戏台以及皇宫的华丽戏台,古往今来,通常都配有楹联。这些戏台楹联大都惟妙惟肖地描绘岀了演戏场面和借戏论世的哲理内涵。这种戏联文化是华夏对联文化大家族的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它的产生从古至今,渊远流长。
![]()
戏台楹联的内容都有那些呢?
(一)描绘戏曲艺术特点和演员的高超技艺。比如;“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二)真实再现戏场氛围,比如:“台上莫漫夸,纵做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倾刻亊;眼底何足算,且看他抛盔卸甲,下台还是普通人”。
(三)状写看戏人的心理感受。比如:“放开眼界,若为忠、若为孝,恍读一家史记;参透机关,何以褒、何以贬,如诵全部春秋。”
(四)渲染特定时代的乡风民俗。比如:“庆盛世秦人秦腔唱岀二曲大地新气象;迎索仙古戏古剧润色三屯前程更峥嵘。”
(五)借戏论世,诠释哲理。比如:“戏台上秦人秦声声声入耳启民智;戏剧中古史古事亊亊瞻目观世音”。
![]()
综上所述,戏台楹联就是戏剧内涵的高度慨括,它画龙点睛地道破了各个戏剧内容以及各个演戏场所的思想精神内涵,它把繁若星斗的戏剧文化和缤纷多彩的社会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文学艺术的手段用五光十色的文字跃然在戏台两边。其产生地作用大大加深了戏剧文化对人们的教化效果。
可令人惋惜的是现在的戏台楹联与传统的戏台楹联在内容色彩上味道上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其表现形式就是把戏台楹联当作领导者们宣传时政和憧憬未来的标语广告,这些新生亊物与千年传统的戏联文化越来越叛径离道了。
除了戏联内容的反常现象以外,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作者们很是自信,他们占领着自以为是自己的文化领地。他们把自己看成了当地的文化明珠,而且很会看时局和领悟上级旨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甚至失掉了对联写作的一些规则,只要内容大意合乎自己的心意就算成品了。他们自以为领了风骚,其结果却丢了群众的大面子和自己的小面子。
写到这里,希望这种文风不要再盛行了,这些人还是多学些、多务实些好。
写于2024年5月16日
![]()
![]()
![]()
作者简介:吴建辉,笔名石根丹青。周至县四屯镇下三屯村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退休政法干部。热爱文学文艺,书法绘画,摄影影展。退休后埋头钻研历史知识,书法知识,写作摄影知识,多年笔耕不辍。其多篇文学作品刊发在多家网络平台,及新闻刊物上,多幅摄影作品入选在西部影协影展上。现为秦川文化签约作家。《诗韵楼观》编审。
![]()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