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的今世前生》(三)
说起广交会的辉煌历史,不得不提到华润公司。
华润公司,原是我党早期在香港创办的一家汇情报、交通、商贸为一体的地下公司。解放后,仍以港资公司的面目出现在香港商界。1956年1月,陈云把华润公司董事长杨琳(杨廉安的化名)和经理张平召回北京。告诉他们,要把香港作为祖国的南大门,商品要有进有出,商人要有来有往。对香港的政策是四句十六个字: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出出进进,来来往往。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华润公司在香港的工作方针。
到1956年,华润公司已在香港发展成为一家涉及多业的大型公司,且已划归中央贸易部管辖,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
当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决定,11月份要在广州举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并决定由华润公司策划筹备。于是,华润公司把展览会分为工业品、食品、土特产品、工艺品和纺织品等5亇展馆,展出面积1.8万平方米,展出商品1300多种,并向全球各界发出了2000余份邀请函。
11月10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国际贸易会议--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隆重开幕,自此拉开了后来被称为“广交会”的序幕。
这一次展览会,成交额虽不到1800万美元,却占到全国当年创汇的20%,对国家的贡献可见一斑。
华润公司,其前身是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才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
若是追根溯源,还需前溯至我党上世纪二三年代的创立初期。当时,为掩护地下活动,同时筹措资金物资,我党曾创办过许多店铺、企业。
1931年夏,在上海南京路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上,中央特科负责人陈云把两根金条交给一个叫秦拜礼的年轻人,指示以此为资本,以开店为掩护建立一个秘密地下交通站。
秦邦礼,何许人也?他是江苏无锡人,是我党早期领导人秦拜宪(博古)的弟弟。他不负厚望,先后在上海、汕头分别开了多家商铺,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不但筹措了革命活动经费,还打通了地下交通线。
1938年初,我党在香港成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廖承志为负责人。秦邦礼是办事处成员,他带着办商铺积攒的资金在香港皇后大道创办了联和行,自己担任总经理。为了掩蔽身份,改名为杨廉安。
1941年12月,日军攻陷香港。滞留在香港的800多名文化界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陷入了困境。根据中央指示,由廖承志周密部署负总责,由联和行提供资金支持,由东江纵队实施武装护送,从而使成百上千人顺利脱险。
1942年5月,瘳承志在香港被捕。于是,杨廉安(秦邦礼)无法在香港立足,不得不秘密抵达重庆回到党的工作机关。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共矛盾加剧。1943年春,周恩来嘱杨廉安重返香港,再度打出联和行旗号。经过一番努力,生意越做越大。1946年8月,公司更名为“联和进出口公司”,还注册了“天隆行”商号,同时在广州开设了分号。
至此,党在香港的领导体系基本确立:即以香港工委为核心的地下党领导体系,以潘汉年为核心的秘密情报体系,而杨廉安的联和进出口公司则构成了对外贸易体系。
1948年,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随着解放进程的快速发展,联和进出口公司更名为华润公司,8月正式挂牌,并相继兼并了广大发行、德言行、五丰行、深圳南洋贸易公司等,使华润公司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了1949年,华润已拥有了4艘万吨远洋轮在内的10艘轮船的远洋公司。
1948年9月至1949年3月,华润公司还根据中央指示,先后分7批把350多位爱国民主人士和700多位文化名人、爱国华侨运回内地,为首届全国政协会议的胜利召开作出了贡献!
1949年12月,杨廉安奉命率华润公司领导成员赴北京开会。朱德、周恩来、陈云、杨尚昆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明确华润公司组织系统归属中共中央办公厅。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帮助国家发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关系,二是搜集外部贸易情报资料,三是在实践中培养精通货易的党的干部队伍。
1952年,中央决定成立对外贸易部,华润公司纳归旗下,“党产”自此变成了国有企业。在很长时间内,华润公司承担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进出口工作,因此华润被誉称为“第二外贸部”。
解放初,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贸易禁运,我国正是通过在香港的“红色”华润公司,向英美等西方国家出口大量的大豆、猪鬃等农产品,同时換回钢板、轮胎、青霉素等管控物资,助力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
同时,华润开通每天三趟的供港食品专用列车,常年采购大批粮食、蔬菜、猪牛肉和禽蛋供应香港市场。“红色”华润公司的经营活动,为稳定香港市场、保障民生物资供应作出了贡献。
1983年9月,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现有19家一级利润中心,约2000家实体企业,被列为国家重点骨干企业。
壮哉,辉煌广交会!
壮哉,红色华润!
2024.05.16编撰于金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