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北与南(纯属虚构)
鞠远斌
24
“讲起来,我们这一代滴人算鬼倒霉了,豆蔻年华也好,花样年华也好,都稀里糊涂滴奉献克了,讲来讲克,真滴算鬼没卵没泡了。”陆平说。南林笑了,说陆平又发牢骚了。陆平说,牢骚是有点,但都是事实啊。“碰倒滴好多事情,都是史无前例滴,先没讲是荒唐滴了,你讲是咩?”南林边“嗯”边点头。“那当然是呀,没会忘记滴啰。”他说。
1968年秋后,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的“文革”告一段落,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大串连,即史称的“五大”和敢想、敢说、敢干、敢革命、敢造反,即史
称的“五大”和敢想、敢说、敢干、敢革命、敢造反,即史称的“五敢”基本上消停,在社会上闹革命的学校师生,陆续返回学校,开始回到了课堂上课。
那年年底,南林、陆平他们和赵军、陶娟他们分别以小学七年级毕业生和小学八年级毕业生的身份进入19中同读初一,那也是史无前例的。是嘀,在那个年代,史无前例的事情是经常发生嘀,革命人们并没需要问“为什么”,需要嘀只是“适应”。陆平讲。南林“哈哈”笑。“没适应也要适应呀,免得恁子啰?克出家嘛?”他讲。他还说,那时,学校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简称“校革委”。校长也不叫“校长”了,而叫“革委会主任”。“哈哈,这也是史无前例嘀。”陆平笑着讲。
南林说,他们有一次去找林光校长问些事,由于不知如何称呼好,干脆就直接叫“林光”了。他们当时觉得,叫“林校长嘛,有些修正主义的味道。叫“林主任”嘛,那感觉就是怪怪的呀。听倒同学们叫“校革委主任”嘀名字“林光”,一旁嘀政治课老师陈光就发起了脾气,讲同学们嘀革命境界太低了。“叫林主任!叫林主任!”陈光几鬼大声嘀呵斥着我们几个同学呀。陆平“哈哈”笑,学说着当时陈光的模样。
陆平说,那个陈光好革命的,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他说在高中参加一次学校的集会时,陈光喊他去队列前面扛红旗,他没有听从。于是,陈光眼瞪着他,手指着他,说他的“革命思想境界怎么这么低呀”,还说他“思想一定有问题”。“我以为那次你要挨批了咧,陈光几恶嘀样子。可是,后来没见你有事啵。”南林笑哈哈讲。陆平说南林想看他挨批斗的样子是咩?南林说陆平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哈哈,他们大笑着。
南林说,陈光在学校看上了一个长得蛮漂亮的“老三届”女生。那个女生去河池插队后,陈光还专程到乡下去看望了她。陆平说他也听讲了,说陈光挨那里的插青连骂带闹的撵走了。“插青讲他几鬼流氓嘀,再敢来就捉克老派那凯。”陆平说。他说陈光教了一辈子政治课,竟然被人们骂作“流氓”,不知道心里会怎样的难受啊。嘿嘿。南林说毕业后就没有见过陈光老师了,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
开学一段时间后,学校“革委会”或许觉得两届毕业生一起读初一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有些滑天下之大稽的味道。于是,就把赵军、陶娟、梁琴他们那届的同学分出来,让他们读了初二,并于当年暑假后读了初三。就这样,那届的同学们一年之内从初一读到初三,这够史无前例的吧?呵呵。
“还有咧,我们初三毕业后,和低一届嘀毕业生一起克读高一了,这同样是史无前例嘀。你还记得咩?我们那时感觉好像挨留级了一样,心里好别扭嘀,几鬼久都没适应得倒啵。”陆平和南林讲。他说几乎想放弃读高中了,直到开学一个月了才走进高中课堂。南林说记得啊,那时,俩人不想上高中,和学校讲,和家里讲,都讲不通。郁闷之下,二人准备离家出走了。最后,他们还是屈从于家庭的压力,老老实实坐在课堂上了。
陆平说,虽然那次是屈服了,但是经历过曲折的他们,敢于思考、敢于抗争的心理从此日益增强,再也不会象“文革”初期那样盲从了。比如后来,南林插队时为了争取“同工同酬”而拒绝队长派工,直到获胜;比如若干年后,为表达对单位头头假公济私的不满,陆平从单位辞职,而少林和南林则提前退休,都表明了他们坦诚、率真的个性。再比如多年后,南林批评退休党支部“两年才开展一次活动”,而后对每年来收组织费的支委老刘说,以后两年来收一次。他说,支部那些人,可能都把党的宗旨忘记了。陆平笑他“老愤青”,讲他是“将领导嘀军”,想要头头难看。南林也笑,讲想看看他们“恁子向上面解释”。还有,初学上网的陆平,出于正义,竟然把一个论坛的“小爬虫”版主给轰下台了。南林知道了,直笑他“牛逼啵”。嘿嘿。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南林回忆起高中时光说,其实上高中还是对了,比起初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他说初中的时候,基本就没有学什么文化,成天不是开会就是搞军训什么的。陆平说,那时学校除了上政治、语文、数学课,还上了“工基”课即工业基础知识和“农基”课即农业基础知识。南林说初中那时能学到什么东西呀,就和打闹玩耍一样,真的是浪费青春啊。
陆平问南林还记得“农财福”咩?南林笑了,说“农财福”叫林才福,是“农基”课的老师,高瘦个子,一口柳江话,张嘴就见“口水标”。同学喜欢叫他“农财福”,他听了笑眯眯的。南林问陆平记得“工基”课老师咩?陆平想想说,记不住姓名了,只记住他的外号叫“横吞馒头”,因为他个子小,嘴巴却很大,声音很粗。“惭愧呀,好多人嘀名字都忘记了,只记得外号。”陆平讲。
南林说,初中语文课的王老师给同学印象蛮深,他在上课时,用方言口音浓重的国语绘声绘色、表情丰富地朗诵着诗词——看,啊……万山,红遍了!害的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结果,挨王老师训斥“不严肃、不革命”。陆平说王老师蛮厉害的,上课时喜欢扯起嗓子讲述,训起学生更是声嘶力竭的样子。他很富有师道尊严呢,搞得同学们背后骂他“封资修”。
陆平说,那个年代人们喜欢上纲上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常常就是为一件事、一句话,甚至就是为一个字,便要搞成派性争吵,严重的就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了。南林说“是呀”,一闹矛盾就互相不理睬了。他说初中毕业时,原先准备照毕业照,就是因为同学有矛盾了,毕业照也泡汤了。陆平笑了,他说当时糊里糊涂的什么都不懂,过后才想起毕业照流拍这事。他说为这事在网上问过既是老同学也是网友的“琳琳”,老同学发了电子邮件过来,把初中毕业照流拍的事大概地说了说。“蛮有意思嘀。”他笑哈哈地说。
“哇,你们竟敢走私呀,瞒倒人悄悄联系啵。”南林气哼哼地讲。陆平笑南林不愿上网,说曾经跟他提起过“琳琳”的,他却不在乎。“怪哪个啰,现在晓得错了吧?”他讲。“没理更多先,快点把’琳琳‘嘀信给我看。”陆平哈哈笑,讲他“更急克”,好象“琳琳”是他的老情人一样。南林笑着说,陆平如果不敢给他看,就说明二人有鬼呀。“网恋,肯定是在搞网恋嘀。”他讲。
见状,陆平便逗南林,说抢了他的老情人,他“尿急了是咩”。南林老实承认,说“是心急好咩”。陆平笑了,说“莫急呀”,说急出血压高就活该了,到时少林来骂人就麻烦了。他说这封信其实是“琳琳”以前写的日记,“琳琳”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好习惯。“好好看咧,看看老情人写了死马东西。哈哈。”陆平笑着打开邮箱,调出“琳琳”的信——
1971年7月16日下午,晴。
今天,我们排同学在学校教学楼下那凯照了毕业照。准确嘀讲,是我们女同学合影,没有男同学来,只有李老师跟梁工宣来和我们照 相。没晓得男同学为死马没来照毕业相,听讲是排长阿军喊他们没来嘀,他好象是发气了,对个别同学有意见。
“他们没照我们自己照。”阿梅跟女同学讲。她说我们要照精神点,让他们男同学眼红眼红。我们对着镜头,身着绿军装,带着红卫兵袖章,手捧红宝书,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我们照相时,男同学就站在教学楼上嘻嘻哈哈、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嘀。有点人吹口哨,有点人拍巴掌。“报刊,报刊(不好看,不好看)……”、“丑猫猫,丑猫猫……” 怪声怪气嘀声音直往我们耳朵钻,搞得我们几鬼没好意思嘀,有点女同学羞红了脸。
“我看哪个在乱叫、捣蛋!”梁工宣指着楼上大声喊。男同学顿时停止了叫喊,一些同学还赶快躲进了教室,深怕挨工宣抓典型。我看了一下,没有见倒南林,没晓得他跑克哪凯了。
我们看见男同学狼狈嘀样子,纷纷笑了。阿红说他们很调皮,没怕老师,就怕工宣。李老师也讲:“同学们毕业了,一起照个相留念多好,干什么闹意见呢?”
男同学确实比我们女同学调皮,一些人还讲粗口,学抽烟。因此,男同学经常挨学校工宣批,讲他们“吹口哨,吐口泡,歪鼻子斜眼睛戴歪帽”。最讨厌嘀是,男同学还喜欢给同学乱起外号,如“尖尖角”、“老猫”、“陀螺”、“大象”、“大头菜”、“小看人”、“小三羊”、“羊耳朵”死马嘀。听讲,还给我起个外号叫“闷头鸡”,讲我成天没讲一句话。他们懂死马呀?我只是和他们没有什么话讲而已,我和阿兰在一起,每天都有讲没完嘀话。他们爱叫就叫,我才懒得理他们。阿兰也讲没管他们,气死他们克。嘻嘻,没好意思呀,男同学莫骂女同学无情啵。
人们讲16岁是花季少年,我和同学们今年正逢花季,也刚好初中毕业。听讲学校的毕业分配方案基本定了,年龄没够16岁嘀同学克读高中或者到补习班待分配,年龄够了嘀将分配工作。我想,自己才16岁,就要离开学校了,就要走向社会了。想来想克,觉得有些难过。是啊,虽然现在学校里学没倒死马东西,但心里头还是有点舍没得嘀……
文/鞠远斌
作者近照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