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华山,我就走这条路
徐启文
登华山
奇险绝
几道走
几线行
坐缆车
有几部
我不作观望
我不想选途
华山自古一条路
可以闲逛博采
可以信步品读
要走就走这条路
1.
起步玉泉院
穿行青柯坪
山峪峭壁立
涧水顽石转
三步一停脚
五步一回眸
崎岖二十里
筋疲力尽步
突见“回心石”
这疲累,力可续
抬眼“当思父母”“英雄进步”
初心岂能废半途
2.
第一险境“千尺幢”
峭壁爆出大裂缝
370台阶脚掌宽
坡度陡极如猴径
仅容二人上下行
“太华咽喉”不虛名
两边铁链垂直牵
擦肩拉链不心惊
“天井”过后高空碧
“一线天”开云浪涌
云蒸霞蔚翅膀生
海阔天空壮志明
3.
两壁欲合堵前路
飞来两石撑开缝
“百尺峡”仿一千仞
“幢”去“峡”来更忧恐
通道紧窄悬石挂
摇摇欲坠三面空
回头一望“惊心石”
手脚并用匍匐行
抓牢铁链观首尾
安然无恙侠气生
“平心石”过说本能
百里石峰磨成剑
无险不可览北峰
4.
“幢”“峡”刚离去
“犁”险而又突
传说老道过此陡壁
慈悲心起牵来青牛
神通广大修筑路
一夜间把石山犁成槽沟
只见270級石阶
丈余高铁犁挂峭壁
“老君犁沟”悟老子
履险攀崖抚犁头
小鸟蹦跳唱不止
“道法自然”忘烦忧
5.
北峰与四峰枢纽
——“擦耳崖”
西傍悬崖峭壁
东临万丈深壑
只容一只脚,双手扣石窝
肚腹紧贴崖,擦耳侧身过
提心吊胆憋住气
忐忑不定风霜磨
一经擦耳回头看
无限风光在坎坷
一片浑沌万事物
都会擦耳随风过
6.
爬过天梯抵达“苍龙岭”
一条刃形山脊苍黑色
百余米,三尺宽
势若游龙置云端
530余级台阶
绝壁如削下千丈
韩愈敬畏天险大哭
留下“韩退之投书处”遗迹
我如履薄刃生正念
心旌神摇吟诗篇
沐浴云头冲霄汉
尽抒胸怀漫群峦
7.
仙乡神府一门
东西南峰咽喉
“金锁关”
一尺宽,50米长
仅留一线蓝天
两侧铁索上锁
如入神秘云端
多少英雄豪杰
踏破险关隘口
我俯瞰脚下丛山
心涌千股波澜
自豪感,壮怀冲天向高攀
8.
万仞绝壁
光溜溜
铁钉搭木椽
镶嵌而筑
铁索横悬
条石搭成尺许路面
“长空栈道”
华山险中险
面壁贴腹
憋气挪步
勇士长歌云闪耀
要懂高道远离尘世修成仙
9.
南峰,一个悬崖坡凹陷处
“全真岩”,隐藏着多少奥秘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悬空向里,天造地设
多么神奇的壮举
谁能刻啊!若不是神仙
登山路,越走越险
西岳景,越看越玄
谁能揭开神秘面纱
谁能解释几多谜团
登华山,我就走这条路
求真,求实,求险
1996.8.华山釆风初稿
2024.5.完稿于羊城麓湖畔
作者简介:
徐启文,男,1940年11月出生,中山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曾任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所长、广州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作协理事、广东散文诗学会和广东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广州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兼广州《旅游文化》报主编等职。出版诗集《情眸》《生命的超越》《宝岛行游》等9部,歌词集《心中的歌》1部,散文诗集《生命的行旅》1部,散文集《祖居的龙眼树》《登山临水》等4部,报告纪实文学集《南国之星》等2部,论文集《感悟星光》1部,小说集《天魔海怪》(合作)1部,《徐启文自选集》等文学类专著共20部。1965年11月赴北京出席全国青年业佘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