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记忆·红色云蒙”系列征文之27
【写在前面】5月12日,“原乡记忆·红色云蒙”主题采风研讨交流会在麻坪镇已举办。《馨香盈秀》《四月芳菲》两刊特同步发布与会嘉宾的文章,以回应大家的关注。今日刊发贾爱霞老师的《难以忘却的红色记忆》,请欣赏。
难以忘却的红色记忆
文/贾爱霞
记得我上麻坪中学时,有一年清明节,学校决定组织全体师生去为革命前辈龚贤安爷爷扫墓。年少的我,对此感到好奇,回家就问了父亲。他不容置疑地说:“你说的那人就是‘龚胡子’,你见过他。”顿时,龚老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里浮现。尤其是他脸颊两边从太阳穴一直串到下巴的长胡须,显得与众不同。我还知道了他是我同学的亲爷爷。
终于,清明前一天,全校师生站着整齐的队伍,向云蒙山脚下的头岔村出发。我抬着花圈走在队伍的最前边,内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到了龚老的墓地,遵照议程,我们敬献了花圈。接下来,由龚贤安老人的儿子讲话。他说,出身穷苦家庭的父亲,生前是一名中共党员。早在1931年,他经人介绍加入地下工作,经常与革命同志往返于洛南、丹凤龙驹寨、金堆、小敷峪一带开展秘密活动,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壮大武装力量,积极参加组建洛华游击队并担任参谋职务。他还讲了他的父亲军旅生涯中化险为夷的故事:
1934年,当时任洛华游击队第二队长的父亲,组织了150多名贫苦农民到商县迎接徐海东领导的红军,等了三天没有接到,却与敌军相遇,投入激烈的战斗,父亲与一起负伤的几名游击队员各自回家,隐藏起来养伤。在此期间,父亲仍然坚持搞地下工作。1946年父亲身体痊愈后就投身了革命,配合豫颚陕边区支队消灭了地方武装,与新四军协同作战。成立了洛华游击大队,并担任副区长职务,在艰苦的斗争中,父亲更加坚定信念。解放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继续为党工作。

龚老这个儿子务农为生,他饱含着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爱戴,用朴实的方言土语,追忆了先父的光辉事迹。我全神贯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听他绘声绘色的讲述,四周草木肃立,如同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令人惊心动魄。我情不自禁又一次想起那个和颜悦色、笑容可掬的老人,内心肃然起敬!怎能忘,曾经每逢集日,他就会从我家门前经过。我们几个无知的小娃娃对他的长胡须感到很好奇,跟在后面喊他“龚胡子!龚胡子!”他也不生气,只是缓缓转过身,一手和蔼地摸着我们的小脑瓜,一手捋着胡须看着我们笑着问:“你是谁家的娃娃?”
在追忆了他父亲一生的奋斗历程后,他还讲了父亲对他们子孙后辈的严格要求和殷切嘱托,要子孙后代清白做人,踏实做事,不给组织伸手,不居功自傲,不占国家的便宜。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立志报效祖国。
时过境迁,言犹在耳,逝者音容宛存!那些感人肺腑的往事令人实在难以忘却!
洛南是革命老区,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曾经唐澍、徐向前、李先念、汪峰等革命元老率领下的军队,就曾转战洛水,为推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应邀参加这次研讨会,我查阅了好多资料,史料中记载的革命英烈还很多,我最熟悉的就是龚贤安老人。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其他的人物我也就不再过多赘述。

今天参观了云蒙山村,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巍巍云蒙,星光灿烂,人杰地灵!就在它的山脚下,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正是有了建党初期的老党员何宜臣、革命前辈龚贤安、抗战老兵张福秀等英雄人物的德泽后世,耳濡目染,红色基因才能在这里代代传承。如今,云蒙山村的历任村两委会都有着强烈的为民服务的担当、奉献精神。从老支书陈根新、张建民、到现任的支部书记汪春堂同志,都能率先垂范,积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云蒙山村的党建引领工作远近闻名,无论是从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各方面工作都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云蒙山村被国家表彰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被陕西省委、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被县委组织部命名为“乡村振兴红旗村”。在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更是首屈一指,经常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我是一名党员,虽然已经离开了我热爱的工作岗位,但我始终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传承红色文化,爱唱红色歌曲,爱看红色剧目,喜欢参观红色景点,把积极主动接受党性锻炼,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觉习惯。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再一次回顾先辈足迹,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也受到很大启发教育。
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咱老百姓》这首歌中也唱道:谁只要为了咱老百姓谋幸福,浩浩青史千秋万代留美名!”就像革命先辈龚贤安老人这样,恩泽永存,虽死犹生,万古流芳。我们要教育好后代子孙,在享受幸福安宁生活的同时,要常怀感恩之心,无论我们人在何处,身居何位,不要忘记回馈生养我们的故乡,借助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可爱、繁荣富强而竭忠尽智,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