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张素描画像,能引起著名篆刻艺术家韩焕峰先生那么多的回忆,往事历历,如数家珍,令读者借此文了解到从黄骅到沧州艺术界的许多往事佳话,更能深层次解读到韩老师谦逊、淳朴、古道热肠的高尚品格和对家乡的一往情深。

图1

图2
一张素描画像引起的回忆
一一记我与曹延生先生之书画篆刻情缘
韩焕峰
近日,与黄骅乡友曹延生先生聊天正兴,他突然发给我两张照片,一张是他40年前(甲子年~1984年)为我画的素描像(图1)。一张是我们二人在我们作品前的合影,第二张拍摄时间是在2019年9月23日上午在“黄骅冬枣节书画展”上,巧合的是我们二人的作品展出时正挨着(图2)。另几幅是曹延生先生的书画作品,是他后来发给我的。
尤其第一张素描画像,令我感慨万千,勾起我很多回忆。回想起当年我在黄骅剧团工作时,离他家住的沈庄出租房很近,因我们都爱好书画而相识并成为好友。到如今已有40多年,我们仍然一往如故,是很要好的朋友。我们的从艺轨迹也很相似,都是业余爱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根据国家“招贤任能”的政策,我们均被原沧州地区人事局录用为国家正式干部。1984年10月我被调到原沧州地区展览馆工作,我们虽然在两地,但一直保持友好往来。延生先生在黄骅商业系统入仕从政,通过多年的努力工作,从普通干部转任几个工作岗位,最后在黄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的职位上退休,退休后又当选为黄骅市书协主席至今。我退休前曾三次破格被评聘为正高职称一一沧州博物馆研究馆员。一路走来,我们相互勉励,共同进步。一直从事着我们爱好的书画篆刻,我们均先后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我于1996年还加入了西泠印社,于2013年10月又当选为该社理事。
曾记得当年延生先生为我画这张素描像,是我到他家串门时画的。记得当时没画完我有事就走了,他画完大概轮廊然后又作了完善。自离开他家后,因忙碌也未催问,当年10月我就调来沧州了,时间一长把此事就搁置下了。直到他发来此画像才想起当时的情景,这张画像他一直保存了40年,并特意放在他搜集我印蜕订好的《韩焕峰篆刻集》(图3)第一页上,可见延生先生心有多细。

(图3)
看此画像形象,我是满头黑发的青年,算起来当年我只有36岁,曹先生不仅保存了这张画像,而且保存的是我们兄弟之间的一份情谊,怎不令我感慨和感动!
有一次我们聊天提起刻印的事,他言道:“大哥为我刻印不下10多方了”,他这一说,我才意识到我为他刻过这么多印章。几十年来,也从来没计算过自己为他刻过多少印,真的是记不清了,我们之间的友情可窥一斑。
2015年夏,延生先生打来电话言:他编著的《岁月墨痕一一曹延生书法散文集》一书已经脱稿,马上进入照排阶段,请我为其书刻方“岁月墨痕”印(图4),用在书的封底上作压卷之作。

(图4)
他还言道“唯我莫属”。这番盛情,我满口答应,如期将此印刻好交于他,这方印印在书的封底,永远见证着我们几十年的深情厚谊。
2016年秋,由我编著的《沧海印社三十年》(上、下卷)一书得以出版。我们已计划好在沧州市图书馆搞首发式和研讨会,请一些专家学者写评论文稿。我当然邀请曹延生先生参加,并给他寄去一套书作为参考,而且他是黄骅被邀的唯一作者。时隔不长,他便以《沧海作证 印铸辉煌》为题写了三千余字的评论文章如期交稿,一并被编入《沧海印社三十年研讨文集》。当年9月18日研讨会在市图书馆如期召开,延生先生又专程来沧亲临现场,并在研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图5),他对沧海印社成立30年来,所取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高度赞扬。

(图5)
2017年,曹延生先生的次孙满一周岁时,他有意为孙子刻方藏书章作礼物和周岁纪念,其目的是为孙子长大后鼓励读书和学习。他一提及此事,我当即欣然应允。当我把“熙宁藏书”印(图6)刻好送于他后,他满脸洋溢着欢欣与喜悦。

(图6)
后来他高兴地告诉我说:“小孙子与韩爷爷真有缘份呐,周岁那日,我把大哥刻的印章与其它物件放在一起,让小孙子去`抓生',只见小孙子爬着直奔印章而去,抓在小手里不放,你说这不是与韩爷爷有缘份吗?”他还发来两张小孙子“抓生”的照片让我看(图7),见那此景此情,真得让人好高兴!

(图7)
多年来,凡是家乡黄骅举办的文化活动和书画展开幕,大多都是延生先生“邀请”我,我也是积极地配合参加。如先后举办的“翰墨乡情一一黄骅人书画作品展”,"乡土故园一一贾漫 / 刘小放诗歌朗诵会”,“诗情墨韵一一刘小放和故乡书家诗书和弦作品展",黄骅人民公园碑廊碑刻创作,多次黄骅冬枣节书画展等等,不胜枚举,往往曹延生先生他既是一位组织者又是作品展的参加者,任劳任怨,口碑甚好。
还有一件令人难忘的事,就是黄骅籍全国著名诗人贾漫老先生,于2012年6月身患重病来天津肿瘤医院住院治疗。延生先生闻讯前去看望时,贾老委托他带回一块印石,此石是贾老专门从内蒙古带到天津来的,让我为他刻一方“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印章(图8)。

(图8)
贾老很喜欢岳飞《满江红》词中的这句话,以作为他的精神寄托。延生先生转道来沧对我言道:贾老的请求,我未提前与您打招呼便应允下来,请大哥费神圆了贾老心愿。我一听此言,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鉴于贾老病情加重,为不留遗憾,尽早让贾老见到此印,我很快将此印刻好。说起我与贾漫先生的关系,也“神交”已久。早在1996年,他就托友人向我求刻过“贾漫”名印(图9),在2001年10月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韩焕峰印存》,便将此印编入印集中。

(图9)
2011年4月6日,由黄骅市委宣传部主办“乡土故园一一贾漫/刘小放诗歌朗诵会”,延生先生邀我去观赏,我也很急切拜见贾漫先生和刘小放老兄。当我来到他们入住的宾馆,如愿以偿地见到二位。尤其与贾漫先生初次见面,倍感亲切。寒暄过后,我带给贾老几本书法、篆刻书籍,其中就有收录“贾漫”的“印存”一书,掀开有他印的那页让他看,他非常高兴,他随即言道:“我与焕峰老弟是多年末见面的老朋友了。”来看望二位的人陆续不断,贾漫先生借他人聊天间隙,只见他在纸上写着什么?不时,他便吟诵起来:
草莽饥鹰韩焕峰,
铜头铁爪铸真经。
腕中大篆加行草,
一扫平庸狡兔空。
贾漫(图10)于故里黄骅金都酒店,4月6日。

(图10)
不愧为全国著名诗人,就这么快,贾老便出口成诵一首七绝诗对我褒奖,让我感动不已!就凭以上与贾漫先生之情愫,为贾老刻印是理所当然,能得到老先生的赏识和可认,更是我的荣幸。当我把印刻好后转告延生先生,我与他约定好,他来沧州接上我一路同行去天津送印并看望贾老。就这样,我们二位来到贾漫先生病榻前,延生先生为他献上鲜花,我亲自把“八千里路云和月”印章交到贾老手中,他接过印章仔细地端详欣赏着,看得出老先生愉悦心情,我为贾老圆了这份夙愿也感到了欣慰。2012年8月5日22时20分贾漫先生不幸在天津逝世,享年79岁。闻此噩耗,无比悲痛,诗星殒落,扼腕叹惜!我的心情很难平静,好在贾老生前见到我为他刻下的那方印,没有留下遗憾!日后,我便以《八千里路云和月》为题,写了一篇怀念他的文章,分别发表在2012年8月13日《黄骅报》和2012年9月26日的《书法报》上,以这种形式来表达对贾漫先生的怀念。由此说来,我今生今世与贾漫先生的不解情缘也和延生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相关。
曹延生先生是位很勤奋的书画家,他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濡墨染翰,绘事丹青,多有作品面世。书法作品真、草、隶、篆、行皆能,而以篆书、隶书见长,篆书尤精于先秦猎碣《石鼓文》,隶书吸取《张迁碑》之精髓融合诸汉碑之长,且能体现出他自己的个性和创作理念,实为难能可贵。退休以后,相对闲暇的时间多了,他又涉足于山水画的研习和创作,其画作品讲究用墨,浓淡参差,写意自如,尽显笔情墨趣。实际曹先生的山水画是有一定功力的,数十年来从未间断研习,而在知名度上被他的书法所掩。为了让大家了解曹延生先生的书画作品,现选发部分与读者共飨。






时在甲辰夏月于沧州瓦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