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茌平区作家协会《红楼梦》 读书会上的发言
大姑临终的一句话
击碎了我的心
——读《红楼梦》有感
乌以强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话题,第三个话题最重要。我这个发言的题目包括话题的延伸,都借鉴了《红楼梦》,倒弹琵琶、倒挂金钟、天女散花的表达方式。写文章要有与读者互动的意识,要时刻想着读者,抓住读者的心,抛悬念,展话题,引共鸣。)
1、借鉴《红楼梦》用顶着写的笔法给大家分享一段我的描写。
在一条山间的小溪流中间,有许多一尺来高的小瀑布,层层叠叠,清流漫彩石,一眼望底,赏心悦目。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群鲫鱼在顶着水扑啦扑啦地往上游动。鲫鱼外号叫小青瓜,长着半圆形的脊背,尖尖的小嘴,一副非常执着的样子,小巧玲珑的身子,甩尾激水,像水中的小精灵。可是它刚刚冲上一个石阶似的小瀑布,又被冲下来,小鲫鱼激灵一翻身再顶着水往上冲,又被一股激流冲击下来。几个反复,终于冲上去时,突然扑上来一条凶蛮的大黑鱼,张着大嘴,利牙闪着寒光,好像正在等着它。悬念接着是加热悬念,让读者提着一颗心,热切的要知道小鲫鱼的生与死。这就是加热悬念,让人在悬念上再加悬念。写作者应该时刻知道谁在看我们的书,让他在什么地方流连忘返,怦然心动。写作者要争取每一句话,都要让读者引起强烈的共鸣。写作者是一个人的一台大戏,千军万马,十面埋伏。每一句话都有戏,吸引人的语言,有诱人香味的语言,有回味的语言就是有戏。比如说一个穿着一身黑衣服的人,拿了一杯水,先让小猫喝了一口,小猫儿往上一蹦,一拱腰,四脚朝天摔在地上,死了。他又让一条小黑狗喝了一口水,小黑狗立刻嚎叫了一声,哑了嗓子,拼命地跑出去,只跑了六七步,一头撞在了一棵槐树上,,口吐白沫,眼放蓝光也死了。然后这个人非常从容淡定地喝下了杯子中剩下的半杯水。这就是加热悬念的写法。让人的心从心房一直慢慢地提到嗓子眼,像小兔子一样砰砰乱跳,好像要从嘴里蹦出来一样。
人的天性就是好奇。比如说“我的大姑活到99岁,临终说了一句话,击碎了我的心。”那么这一句话到底是什么呢?引发共鸣。
有的写作者只顾自己在叙述,忘了读者的感受。要时刻与读者对话,引共鸣产生思考。写作者要以最平静的心,用最冷静的笔,写出最热的话题,让读者提着心看,在开眼界、称奇道妙中自言自语似的思考。
“我的大姑活到99岁,临终说了一句话,击碎了我的心。”这是我在“用心说话”,抖音直播间用的一个话题。这句话就是一个悬念。写作者首先要制造悬念,然后来加热这个悬念,让人欲罢不能,好奇激动的手打颤,心乱跳,精神亢奋。这就是好的语言,好的细节,好的话题。
鲫鱼顶着水走,是向往新的水源,这是它的天性,因为离开水源,它就会干死。好的文学语言就像鲫鱼顶水,否则我们的语言也是死板的。《红楼梦》当中的语言就是用了这种方法,拧着写,顶着写,迎着写,使语言无比生动形象。
比如周瑞家的把刘姥姥打发走之后,要给王夫人汇报一下,到王夫人的房里没有找到,听说在薛姨妈的家里,又来到薛姨妈家中,结果呢,薛姨妈正和王夫人热聊家常,仿佛没有看到她。(一波三折的笔法把人带到故事里边去)终于见到面了,反而又不敢插嘴,于是她轻轻走进了薛宝钗的闺房。这段文字的描写就有极好的带入感。让人着急,怎么就找不到呢?终于找到了,又不敢插话。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一波三折,小径通幽,让人非常着急,就像看见一条小鲫鱼,在一个水中的石阶上拼命地向上顶水,连顶了三次,每次都是顶上去又被冲下来。最后,终于顶上去的时候,一条大黑鱼正张着嘴等着它。然后是留下空白,让读者去填。
再比如拧着写:今天我买了一个茶杯,我不是用来喝茶的,也不是送人的,我是用来泡一种药材的。一句话拐了三个弯,把读者带进我设的中心话题当中。我母亲得了一种怪病,它是一个环卫工人,冰天雪地的工作环境使她患上了一种叫不上名来的怪病。整天发烧,睡不着觉,浑身抽筋打颤,痛不欲生,但是就是找不到原因。大医院,小医院,大专家,小偏方,大检查,小检查,都用上了,就是看不出得的究竟是一种什么病。这几句排比句子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忠实的还原了生活,在生活中提炼语言,来自生活的语言就有带入感。
为母亲看病折腾了好几年,家里的积蓄全部用完了,向亲戚朋友借钱,再也借不到了。万幸,有一天在一个医院里碰着一个好心的老中医,老中医长着一把飘到胸口的银色下巴胡,两只眼睛一直在慈祥的笑着,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两句话描写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好的语言是打比喻,讲好故事,首先要学会打比喻,也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正如莫泊桑所说,文学语言就是找到一个恰当的形容词和动词),给我了一包药沫,让我泡在茶杯里试一试,让母亲当茶喝。这包药沫,是他的祖传秘方,他用这种药沫治好了很多像我母亲这样的病人。我听说以后立刻买了一个钢化的茶杯,泡上了一调羹勺药沫。我不知道我的母亲喝了这种药沫能否管用(学会说不知道,把问题抛给读者,让大家去思考,用的就是带入的方法。每一句话争取都引起读者的共鸣,引共鸣是文学写作的生命线)。我在深夜向着满天的星斗苦苦地祈祷,渴望我的母亲喝了这一杯药茶,能够使她摆脱病痛,回归正常的生活。她才41岁啊,已是满头白发。句句走心,能够引起共鸣的语言就叫走心的语言。
鲫鱼是顶着水走,寻找新的水源,文字是顶着心走,顶出好奇,顶出共鸣,顶出感同身受,产生深刻的共鸣,就像铁重的枣木鼓锤擂响鼓一样(这一句话当中用了几个比喻。文学语言就是要找到那个无可替代的形容词和动词。比如说鼻子再大也无法替代眼睛,比如说她的大眼睛一眨动,就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心灵等等。唐僧终于抓住了佛祖的手,一睁眼,原来是一个梦,是孙悟空抓着他的手,叫他起来吃饭。拧着写,像天津的大麻花,好看好吃)。延伸话题就像孔雀开屏,像一片美丽的彩霞在抖动,像一片美不胜收的风景在闪动,闪耀着令人目眩的美丽,美丽的让人猝不及防,让人看了还想看,这就是孔雀开屏。让它再开一会儿,让大家饱一下眼福,这就是饱满的细节。要善于抛出话题,然后来一个仙女散花,流光溢彩,就是延伸话题。仙女就是抓人心的话题,满天的鲜花就是延伸话题,让美丽在空中慢慢地飘落,让读者在期待中欣赏美丽。写作一定要慢写空中飘落的花朵,要描写得非常详尽,伸手可得,但是又一朵也抓不住,热切期待,蠢蠢欲动。

2、借鉴晴雯之死的写法,描写一个真实的故事。借鉴学习,成长自己。
比如:我忘记了是哪一年,我的表姐死了,她只有八岁。她长得非常漂亮,很像她的母亲。她爱模仿人说话、走路和笑声,非常可爱。有一次学公鸡的叫声,学得岔了气,倒了嗓子,好几天说不出话,笑得我遍地打滚。总之我这个小姐姐可爱又漂亮,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石榴花,人见人爱,人见人夸。可是有一天,她突然死了。她是到坑塘里游泳,溺水而亡。在她的小嘴里抠出了很多没有完全嚼碎的干干瘪瘪的小枣,原来她游过坑塘到坑塘的南岸枣树底下去捡风落的小枣吃。那个时候人很穷,几乎吃不饱饭,吃上几个风落的小干枣,就像过年一样。我看见过她多次从北岸游到南岸,然后爬上岸,到枣树下面捡这种风落的小枣吃。坑唐从北岸到南岸,也就是有30米宽,东西有100米长, 是一个棺材型的坑塘。小时候的记忆,30米宽就像大海一样宽阔。它的水性很好,会潜水,游在水中,就像一只非常好看的小青蛙。这一次不知什么原因,她没有游回来。很多人找她找遍了全村的角角落落,都没有找到,到了傍晚夕阳带着残红的血光就要落下去的时候(这句话中用比喻渲染了气氛),她才从水塘里边漂上来。我的大姑哭得昏天黑地、撕心裂肺,让人肝肠欲断。
生产队的队长慌慌忙忙牵了一头大黄牛,把我的小姐姐脸冲下拴在牛背上,一根长鞭打得牛一路狂奔,大黄牛驮着我这个小姐姐在大街上跑了好几个来回,想靠震动颠簸,使我这个小姐姐复活。队长是个瘸子,他一边张着胡子拉碴的大嘴吆喝着牛,一边高扬着皮鞭,那一天他跑得飞快,像短跑运动员,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瘸腿的人。大黄牛哞哞地叫着,飞奔四蹄,扬起一团团黄尘。我的大姑追着大黄牛一边哭喊一边紧紧扶着小姐姐的脊背,头发散乱在风中,像疯子一样。街上顿时涌满了那么多热心的人,大家都心急如焚,但是又无可奈何,人们的眼神像火炭一样烧灼着自己的心,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人们这样的眼神,面对生命的死亡,表现出如此感人的无奈、恐慌、希望和挣扎。天地之间仿佛什么都不存在了,只是那一头狂奔的大黄牛,以及在黄牛背上上下颠簸的我的小姐姐。最后,大黄牛累得趴倒在地,口吐白沫,队长被恐怖和紧张的心情完全抓住了,也趴在地上与大黄牛一样,就像大头鱼离开水一样,那样急速地喘气,仿佛他立刻就会因为缺氧而死亡。我的大姑趴在我小姐姐的身上,张着嘴大口吐气,两眼绝望到没有任何的神情,仿佛两粒白石灰,而且欲哭无泪。
我的小姐姐呢,比我大几岁,她已经上了一年级,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我们一家住在西面的几间房子里,他们一家住在东面的几间房,中间是我们共用的一个小天井。小姐姐,每次放学回来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背着我,到我们南邻的草屋去看牛吃草。那是生产队的一个草屋,里面养着十几头牛。其中这头大黄牛是一头蒙古牛,身材巨大,长着一对长长的一字形的牛角,长着一对非常倔强而又温暖的大眼睛,在十几头牛中,它最能干活。大家都亲切的叫它大黄,好像它就是我们家庭中间的一个吃苦耐劳的成员。现在就是这头大黄牛,驮着我的小姐姐在大街上来回奔跑。我的小姐姐的脊背非常瘦小,肩胛骨硌着我的胸膛,但是我感到非常的温暖,她一弯腰背上我,然后撒腿就跑,跑到南邻草屋看牛吃草。牛的草料当中总有一种大茴香似的香味,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非常兴奋地说:香、香!这也是小姐姐经常背着我来看牛吃草的原因,她非常喜欢听我兴奋的说香、香,她也非常喜欢闻这种大茴香似的香味,好像闻到这种香味就等于吃到一顿过年的猪肉水饺似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黄豆饼的一种香味。那时候的生活贫穷得就像 一根干枯的枣树枝,没有树叶,更没有花香可闻。看牛吃草,闻着牛草料散发出的香气,就是最大的享受了。那头大黄牛正在吃草,小姐姐总是回头问我一句话:“看到了吗?它叫大黄。”
几十年过去了,这句话一直在我的心里边回响,就像一座自鸣钟在深夜当中的回响。这种回响永远是那么清晰,萦绕在心头,让人想到深深的夜色,幽幽暗暗的繁星,无常的人生,说不尽的大海似的惆怅。
小姐姐没有被救过来,那一夜整个村的人都没有睡觉。大家有的叹息,有的在流泪。整个村都在为我这个小姐姐哭泣。因为我这个小姐姐太可爱了,她就像一缕黎明的曙光一样,走在哪里,她那一双大眼睛都会让人们看到希望,看到快乐,看到未来,看到最美丽的童真梦。
她的笑靥更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大姑直到96岁去世,这中间她从来没有提起过我这个小姐姐。直到她在弥留之际,突然睁开眼,对我说:“我好想念你那个小姐姐!”同时流下情不自禁的两行热泪。小姐姐的去世就像一根又粗又尖的钢针,已经扎透了她的心。这根钢针把她的心扎麻木了,也许是自我麻木了,50多年当中,她一次也没有提起过。我不知道这痛失爱女的痛苦,像大海一样的痛苦,她是怎样自我消化的,忍耐的。但是在生命的最后,她终于说出了她的心里话,她的心中时刻在思念着她的女儿。也就是说,这一根又粗又尖的钢针始终扎在这颗母亲的心上。这根钢针在那颗柔弱的心脏里扎了这么多年,没有被拔掉。这就是连着肉连着骨的母子的心。这就是一颗母亲的心。
我大姑过世之后,我给我的表兄弟说,要想办法找到我那个小姐姐的尸骨和我这个大姑合葬在一起。但是没有找到。当时把小姐姐葬在一个乱坟岗当中了,现在的乱坟岗已经变成了一个旅游观光区,上边种满了迎春花、深蓝色的薰衣草和象征着母爱的康乃馨(我为什么这样来描写这个场地?上边的花有迎春花,有薰衣草,有代表母亲的康乃馨,我在延伸话题,在进一步对小姐姐进行深化描写。把她带入远方的诗行。把平凡的生活写成诗就是好的文章)。因此,小姐姐永远也找不到了。看到那一片一望无际的花海,尤其是看到康乃馨,心情有了一丝安慰,有那么多代表了母爱的花,陪伴着她,也许她就不会那么孤单了。实在没有办法找到她,于是我对着那片花海拍了几张照片,这上边的每一朵花呢,算是代表了我的小姐姐,我把这几张照片悄悄地塞进了大姑的头下,大姑的头发像残雪一样,让她永远和自己的女儿相拥在一起。
对以上这个故事的描述,运用了《红楼梦》当中写晴雯之死的笔法。故事非常简短,但是结构非常完整。对几个人物的描写简洁,生动,丰满。运用的语言是从生活当中提纯后的语言。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一个悬念接着另外一个悬念,让大家停不下眼光,一直往下读,然后呢,引发强烈的共鸣,激发爱人的力量。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提出话题,延伸话题,加热话题,让话题达到燃烧的地步,就是好的文学语言。

3、借鉴曹雪芹的语言艺术,火热的话题慢慢写,就像文火炖牛肉。
让大家闻到肉香,渴望吃到牛肉,但是呢,就是不出锅,让大家急不可耐地阅读,感悟文学之美。要学会抛出话题,加热话题。
驾驭老牛要牵牛鼻子,引导老牛要用一把鲜花鲜草。让它主动跟着你走,好的语言就是那一把鲜花鲜草。写文学作品就是热的话题,慢慢说,就像文火炖牛肉,越炖越香,越炖越入味。这就是所谓慢着写,一定要慢写。就像素描人物,尽管速度很快,但是在画眼睛,画鼻子,画嘴巴的地方一定是非常得细,非常得慢,非常得精妙。高尔基在一篇文学谈话里边说道,他在读法国文学的时候,躺在房顶上,他当时是一个油漆工,掀起书页,冲着太阳照亮,看看里边的人物是不是会自己走出来。这说明,法国文学在塑造人物上面的独到表现。就像刘姥姥在贾宝玉的卧室外面看到墙上画的一个小侍女,她看到那个小侍女从墙上迎面走下来,要和她拉手一样。西方文学当中,可圈可点的文学人物,有《葛朗台•欧也妮》,《大卫•科波菲尔》《高老头》《包发利夫人》《红与黑》当中的于连。俄罗斯也出现了一批伟大的作家,塑造出了一大批像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一样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人物。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套中人》《变色龙》、《钦差大臣》《复活》当中的聂赫留朵夫,保尔.柯察金,《童年》当中的外祖母,等等。文学的真正使命就是塑造有生命力的人物。这些人物包含着人性的光芒,在人类文学的长河当中,就像一颗颗巨大无比的天然的珍珠,光芒闪耀,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力和启发性。文学是一面镜子,就像贾宝玉在梦中见到了甄宝玉,人生的成长就是不断地照镜子,照照镜子,正正自己的衣冠,照照镜子,使我们更加精神一点,照着文学的镜子使我们每天都成长一点点。这就是文学的作用。人们在生活当中离不开镜子,文学就是一面人类精神方面的镜子,永远也离不开。
但是镜子有多种多样,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们写出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面镜子。要敬畏文字,就是说让我们把镜子一定要做的好,一定非常准确,忠实于生活,让人看到真实的生活,找到迷失的自己。找到自己,塑造自己,找到道理,就是读书的目的;至于如何写书,我个人认为,也是写自己,塑造自己,揭示道理。
以上发言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谢谢大家!
2024、5、12

作家简介:乌以强,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是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评委。曾获山东省泰山文学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特别大奖等。主要作品有《车站》《怀念母亲》《乡党委书记》《三棵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