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是毛泽东时代的英雄楷模,他和雷锋、王进喜等同为我们共和国的标杆式典型,代表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景仰和崇敬焦裕禄同志。1990年7月15日中夜,霁月如银,万籁寂静,他认真阅读穆青他们关于《人民呼唤焦裕禄》的文章,心潮澎湃,文思翻腾,夜不能寐,遂即写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表示敬慕,《福州晚报》闻讯在头版刊登了这首词。内容是这样的:“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頃澄碧。”

2014年3月中旬,习近平到兰考县视察工作,他亲切接见焦裕禄的五个子女,参观焦裕禄事迹展览,当场朗读了他24年前的《念奴娇》词,要求党员干部要把焦裕禄当作镜子,对照检查,深学笃行,见贤思齐,努力做人民公仆,竭诚为人民服务。这首词100个字上下两片,上片歌颂焦裕禄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下片表达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全词言简意赅,晓畅明快,情浓意切,言情言志,是一阕很好的政治抒情佳作。

河南兰考地处豫东平原,位居黄河东岸,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也是焦裕禄精神发祥地。上个世纪60年代初,焦裕禄在兰考做县委书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猖獗,粮食产量全省倒数第一,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他自己罹患肝癌,生命垂危。焦裕禄以忘我的革命精神,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同自然灾害顽强斗争。他在兰考工作470多天,42岁以身殉职,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新华社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使他家喻户晓,誉满神州。

习近平对这位党的好干部热情颂扬:“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当年焦裕禄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他带领大家种植泡桐,“焦桐”一词就是老百姓对他的肯定和称赞。如今兰考的泡桐,郁郁葱葱,碧海涌天,焦裕禄亲手栽种的幼桐也长成参天大树。他生前说:“我死后有个要求,请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能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其言诺诺,其心眷眷,这让习近平极为感动,他深切缅怀焦裕禄,赞扬他“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共产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得谋求任何特权和私利,焦裕禄就是这样的共产党人。“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他的事迹生动感人,他的精神光芒永驻。焦裕禄精神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永远同老百姓心连心。他有“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思想,他有“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他有“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他有“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禄始终保持心系群众的良好传统和作风,所以至今他仍然引发呼唤和共鸣。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这是对屈原《离骚》诗句的引述,透射着崇高的敬仰之意,习近平热情颂扬焦裕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以上这五句是本词的重点,包含着三重意义:表达作者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表现他爱民为民的担当精神,传达党中央对党员干部的殷切希望。现在我们学习焦裕禄,为的就是增强公仆意识,强化服务职能,把执政为民的方方面面做得更好。

习近平讲,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它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和党的宗旨,一定要发扬光大。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不断传递下去。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中,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认真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上,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狠下功夫,切实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焦裕禄是一面鲜活、生动、可鉴的明镜,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和形象模板。凡是党员干部都要向焦裕禄看齐,常思理想信念牢不牢,常看工作作风实不实,常想宗旨意识强不强。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去关心帮助群众。这正是今天追思焦裕禄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