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富养你的灵魂
王庆元
读书是一种有情怀的生活内容,是一种对精神的追求,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是一种心灵之旅。
读书,是借别人的眼睛,借别人的耳朵,看自己所未见,听自己所未闻,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扩宽更大的感知空间。
读书滋润你的心田。用心阅读一本好书,常常感到它像一座灯塔,能拨开你生活的迷雾,照见你内心的真实,沐浴生命的阳光。一个人的心灵是不断重塑的过程。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在读书中,当你得到阳光的滋养,就会丢掉那些黑暗和忧伤。读书让我们审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变,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对人最大的改变,就是心态的改变。一个人的内心,若常常能被学识浸染,脸上也自然会生出灵气与文气。当一颗心超脱了尘世的嚣闹,静心地跌落在语言的精华里,刹那间就像打开了光的世界。此刻心灵移动的每一小步,都是为了靠近自己灵魂的领地,你会发现捧着的这本书真美。你会感觉书中的那些句子是那么入心,那样熟悉,仿佛为你的心灵专门打造,让你握卷在心,爱不释手。书中的那些哲理、禅语、故事情节,如一缕清风掠过你心灵之地,那里浓郁的绿意也在翩翩起舞。读书就是在别人的故事里读人生。读书的人知道,遇见一本好书,那是人生快乐的幸事,埋头阅读时,对于人生的刹那感悟忽然涌进了心窝,一颗心,如原野上汲取了阳光雨露的绿苗茁壮地成长,仿佛听见了幸福的拔节声,以及那里哼唱出的暖色调的歌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一本好书就是一扇等待你开启的门。打开它,里面有精彩纷呈的世界,有营养丰富的美味。它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思考,给人以权衡。时观之可清心明目,如春山初秀;时亲之可旷达虚朗,如春鸟初啼。走进一本好书,就像是一次难忘的旅游,让人流连忘返、畅怀开心,轻轻把灵魂安放。
读书让你富有诗意。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都在其作品中体现。阅读欣赏他们的著作,赏析他们书写的文字,可以让你的灵魂不死。就像漫步探索在知识的海洋,你会对那里的每一朵浪花和礁石,每一只飞鸟和贝壳深深地熟悉和感动。乃至你悄然飘落的喜悦与忧伤都成为诗意的情绪。你的心会被你喜爱的书籍带到一座美丽的岛屿,一座宜人的青山,一片芬芳的花园。尘世间,不管爱情多么浪漫,一旦落入柴米油盐当中,都会变得平淡。可再平淡的生活,如果有人可以与你高谈阔论,可以与你谈论诗词歌赋,那一定会给平淡添上诗意。读书人杨绛和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的一对灵魂伴侣。他们可以谈论一日三餐,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诗歌,在平淡的日子中找到独特的浪漫。“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多了,你会发现自己经历着一场蜕变。当喜欢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读书便是一种享受了。捧读一本好书,你会觉得如春风拂面,如雨中红莲,也如雪落梅花,观之既美,亦暗香盈盈。它们充盈着诗意的诉说,洗涤世间弥漫的尘埃,淡化尘世俗争,清洁思想,纯粹灵魂,给灵魂以洁净和安然,聆听心灵那清澈的回音,真诚接受阅读的赐予。
读书是一次美好的旅行。清晨,在体味读书的隽永时,你会放飞惬意的梦想;静夜,在灯下细品好书良卷的芬芳之香时,你会感到这是一种轻松而安逸的享受,不知不觉间便沉浸于字里行间。夜晚昏黄的灯光下,当你手捧一本书,灯光斜照在书面上时,你的心中会泛起一丝丝暖意,让你忘掉一天的烦心事,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读书就像是一次旅行,在作者笔下窥探世间百态,体味人情冷暖,阅览锦绣河山,在阅读中体会一份徜徉山水的惬意。阅读一本好书,犹如阅读四季,让人心随年轮、情牵草木。读春的蓬勃朝气,读夏的火热执着,读秋的丰硕灿烂,读冬的朴实无华。读清晨的灵动;读黄昏的绚丽;读月夜的静谧;读雨夜的涟漪。读高山的秀美,读大海的澎湃。展开一篇篇华章妙文,吟诵一首首佳词好诗,品读一本本名著佳作,似置身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如身临美妙的社会画廊中。
读书让你获得精神力量。读书,既可以洗涤思想,也可以让人收获到意外的惊喜。在书中,你可以见识到不同的人,也可以看到别人不同的生活,还可以得到一些不同的生命感悟。当读书让你被别人的故事打动和为别人的命运思索时,也会找到你自己的精神归处。那些历史传记,能让你从过去学习经验;那些名人典籍,能让你拓宽格局眼界。在丰富内心的同时,也把代代前人的智慧传递到眼前。好书是益友,好书是良药。因为千年的智慧与思想就藏在典籍里。知来路,方能识归途。读书能使我们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心灵宁静,能够自省和自查,保持清醒认知,永远怀有敬意和谦卑之心,不至于狂妄混乱,失去真正的自我。读书能让我们身在高处时保持清醒,也能让人身处低谷时,走出迷茫。美好的书籍让人内心拒绝堕落,拒绝空虚,让生命永远保持一份活力和新鲜度,让生命的火焰有持续燃烧的动力,不会迅速燃烧成灰烬。或许你从未去过繁华之地,从未听过喧嚷之声,也从未见过伟大之人,但这些在你的读书中都可以见到、听到,并为你提供充足的情感与智慧。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疲惫困境时,振作精神,看到希望。还能让我们在面对失意和窘迫时表现出一份通透豁达。书中有千百种人生,当我们把视野从自己狭小的空间里移开,去透视这个世界的广大时,就会发现,有些看起来了不得的事情,其实没那么重要。当你看到各种人性在你面前徐徐展开的时候,你就拥有了波澜不惊平静应对的洒脱坦然。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也是重塑自己的过程。一刻为你点燃一盏灯,闪烁智慧的光。你看过的每一行字,每一本书,都会在时光流转中给予你无声的滋养,丰盛你的内心,坚定你的意志,让你迷芒时找到方向,于人世苦海中得到救赎。曹雪芹家道中落,半生穷困潦倒,他一生放弃了很多事情,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读书。书籍治愈了他半生的不如意,让他渐渐拥有了一颗乐观的心,也让他日积月累,写出了旷世奇作《红楼梦》。他曾在《红楼梦》中借薛宝钗之口道出读书的重要性:“学问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了一层;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人这一生,苦难或许是基色,但书籍却可以将那些阴暗的日子撕开一道口子,将光亮传递,让自己从沦陷在灰暗的旋涡里跳出来,站立起来,继续行走。苏轼一生,处于新党与旧党的矛盾中,屡遭贬谪,屡受打击,但多年的颠沛流离,并没有将他摧垮。他在遭受谪贬的日子里,读书、写诗,实现了人生的超越。在《定风波》中他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何等的乐观、潇洒、通透。这世上最有效的增值方式不是堆砌金银,而是诗书赋予你的精神滋养。爱读书的人永远是富有的,即使当下物质困顿,也依然有丰富的精神与之相伴。
读书蓄正气养天机。对读书人而言,也许某一天,在书中那些不经意的场景,某句话,某个故事,会让你记住一辈子。它可能会对你的一生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细你读过的书,总会在人生的某心认真读书的人,总能从书中获得正气勇气和力量。不管人世间多么嘈杂,总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足。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生命如何臻于和谐的智慧,以及如何在修身立己方面具有无言的优雅。“腹有读书气自华,立德增智净心怀。”书籍,是照亮心路的明烛,是点燃理想的火炬,是陶冶情操的伴侣,是攀登向上的阶梯,是拼搏奋进的动力。好书,有智慧结晶,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有作者别样的人生体验。一部部宏著良卷,是一座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书中的知识,是勤奋聪明者在历史长河中掘取的璀璨之珠;书中的精神,是勇敢坚毅者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的生命之花;书中的思想,是善积乐思者在人生田园里深植的永恒之果;书中的智慧,是探索创新者在开拓领域里闪耀的灵魂之光。读书能使人精神高贵而丰富,生命深刻而阔远。
读书让你变化气质。古人说,“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读书是可以熏染静气、雅气、才气、大气、正气、胆气、和气和运气;读书是为了祛除躁气、俗气、迂气、小气、邪气、怯气、戾气和晦气。清代袁枚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读书读久了,实是一种脱胎换骨。读书不一定能让你功成名就前程似锦,但能让你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说话有德,做事有余。爱读书的人不仅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优雅坚韧的风骨,脸上还会洋溢出书香的气质。这是一种对心灵、气象和格局的改造,而人的一切行事和成就无不以此为基础,命运由此而改变。用心读书的人明白,这书籍中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粒种子,有了这粒种子,才可能生根发芽结果,才能带来希望。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本难改变,唯读书可以变其气质”。浸透书香的人,谈吐优雅,脸上自然生出灵气和静气。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卷贴浩繁的书海,载录着博大精深的知识与学问。翻开一本本思想厚重的典籍,圣贤先哲们的智慧充盈其间,跃然纸上。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是厚植理想的沃土,是汇聚精神的力量源泉。一个人书读的多了,他的眼界和学识会不断提升。小说读多了,你会看到各种跌岩起伏的的人生事故,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内心曾经体验过的桥段;历史读多了,你会见到各种被命运洪流挟裹的微小个体,世事既定有多变,往复循环;社会学读多了,你会发现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都其来有自,你只是系统的一个分子,轻若浮萍。“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孜孜不倦的读书,那些知识和学问滋润着心灵,让人可以从无知走向渊博,从平凡走向高尚。也让人的知识面越来越宽,思维越来越敏捷,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情怀和气质素养。有了书香的熏陶滋养,与人交流时,语言不再寡淡,举止不再粗俗,精神气质都增添了一份高雅纯粹。
一个人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拥有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思想。人活一世,最惊艳的并非外表,而是优雅的谈吐;最宝贵的不是物质的拥有,而是难得的品性。而这些,都是要通过读书和实践才能得到的。一个读书的人,是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在他读的书里,藏着他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及形成的思考和判断。读书多了,就会发现自己经历着一场蜕变。你首先会承认自己的平凡,然后找到内心的宁静,最后找到自己的不凡。而所有平凡,最终都可成就不凡。更难得的是,读书人,不只是读书,而是从书本上学到那种气概与精神。读书人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知行合一。读书人最自豪的事情,莫过于不低下勇敢而高贵的头。一个人书读的多,一定会更新自己的生命,丰盈自己的灵魂,让生活过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