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的汪国真
——留在青春里的记忆
文/黄永斌
无意中得知诗人汪国真辞世的消息,我心神一阵恍惚,继而从心底里发出慨叹与惋惜:诗人汪国真近几年虽渐渐淡出读者视野,但印象中年纪并不大,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年轻、青春的形象,不应该早逝啊,难道真是天妒英才?曾经在全国上下掀起的汪国真风潮,在时间的长河中,可能也如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般短暂,在发出一道灿烂夺目的光华后,终走向了寂灭,随着诗人的逝去,属于汪国真的时代可能也随之殒落!
汪国真被称作是被读者推出来的诗人。他的诗作先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被喜爱的读者摘录、传抄,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读者中传播,然后才被正规出版社出版诗集。一:北京一中学教师发现学生上课时不认真听课,却在传抄一个作者为汪国真的诗,回家后把这一现象告诉了出版社做编辑的丈夫,这位编辑看了汪国真的手抄本,敏锐地发现了汪国真诗作的文化与商业价值,于是向出版社推荐出版汪国真的诗集,这就是学苑出版社的《年轻的潮》。二:山东济宁日报社汪国真的女读者王萍,借同事出差北京之机,委托同事寻到汪国真,在她“制作”的汪国真手抄本上签名,汪国真接过这本手抄本一看,立即深深感动了,这手抄本不同一般,而是有“名”,有“序”,还精心划分了十个“栏目”,而且抄写得十分工整,这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手抄本了,已经算得上是一本诗集了,王萍这本手抄本,就是后来文化艺术出版社《年轻的思绪》的雏形。汪国真诗自出正版诗集以来,更是一纸风行,在全国掀起汪国真风潮,风头一时无两。汪国真,这位文坛骄子,是迄今为止,中华文化圈内,拥有读者数量最多的诗人,诗集自有新诗以来发行量最大的诗人,诗集盗版次数最多册数最多的诗人。
那时年轻人群中,时兴笔记本、明信片、离别赠言毕业留念,在这些上面写上汪国真融励志、格言、哲理于一体的诗句,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身处边缘一隅的我,却也能够想象当年读者喜爱汪国真诗的热度,能够想象当年汪国真诗风行的盛况。
初次接触汪国真,是在一个初春的下午,山里春来迟,山外已是花开莺啼,山里的世界却还不时透出一阵阵清寒,却还是一片单调的灰色。我在捧读一本薄小的杂志,这是读初中的妹妹从学校借回来的两本《中学生阅读》杂志中的一本。杂志上刊载了十来首诗,作者署名“汪国真”,嗜读的我当然一字不漏读下去。诗是不易读懂的,岂料一读之下,我感觉我是读懂了,同时被震撼到了,多么美丽的诗啊,清隽澄澈,字字直穿透人心,句句直击中人心坎。看到动情处,我虽未达到古人的手舞之、足蹈之的程度,却也起身趋走,清一清神,再从头而读。那时的我正值青春。
许多年过去,当日在这本杂志上读到的具体是汪国真的哪些诗,有的能确定,有的已不大确定了。这十来首诗,给我心灵深切的震动和巨大的冲击,循着心灵被感动过的轨迹,我在汪国真诗集中去寻觅,大致还能找出来,还能清晰地记得这些诗当年给我的阅读感动。
在这本杂志刊载的汪国真的诗作中,相信其中有《山高路远》和《热爱生命》,这两首汪国真最经典也最具知名度的诗。这是两首励志诗,是关于理想与追求的。“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不去想是否能赢得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同许多青春少年一样,青春的我也怀揣梦想。那时年轻单纯的心中,还不懂得成功与否要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只以为人生失败,是懒惰,是蹉跎了时光,是没有能力、没有勇气把艰难险阻踩在脚下。那时的我相信只要学习、奋斗,只要不断努力,不懈追求,便能走向成功,便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理想就会成为现实,正所谓“只要热爱生命/一切 都在意料中”。这些诗句,有如醍醐灌顶,有如当头棒喝,给我激励,给我鞭策,从此成为了我人生的座右铭,从此成为了照亮我前方漫漫长路的明灯。
在《热爱生命》中,有这样一小节:“我不去想是否能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便勇敢的吐露真诚。”这一小节可以作为爱情诗来读。青春,是萌生爱情的年龄。青春的爱情,是稚嫩的、青涩的,是怯于表达羞于表达的,许多时候是在一种“单相思”状态,这种状态无疑是煎熬的、折磨的、压抑的。汪国真这一小节诗,给人面对爱情时的勇气;教人在面对爱情时,不要羞怯,不要顾虑,要把心中的倾慕与相思,勇敢地向对方表白,大胆地向对方倾吐,爱,就要让对方知道,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青春从来不是只有阳光、开朗,青春同时是多愁善感的,免不了对花伤情、对月下泪,撇开理想的焦虑与爱情的困扰,另还有许多莫名的愁绪,另还有许多莫名的忧伤。青春少年,总想为“愁”赋新词,而“愁”,是千头万绪的,是千姿百态的,往往无法把握,难以描摹,无法言说,无力表达。且看汪国真是怎样书写“愁”的:“欢乐总是太短/寂寞总是太长/挥不去的/是雾一样的忧伤/”“随意的时候很少/失意的时候很多/有许多美丽的渴望/转瞬都成了泡沫/”这些诗句,有如一把剑,把眼前混沌的迷雾劈开一道裂缝,心中的忧思愁绪就豁然清晰地展露在眼前。汪国真用最常见的词句,最常见的意象,简单而准确地道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表达出许多人想要表达,却表达不出的东西。比如这一小节也是如此:“心很冷的时候/太阳也失去了光泽/好象没有使人高兴的事情/只独自嚼着苦涩。”
“总是觉得日子这样简单/走过的道路那么平凡/没有几多悒郁 可以铭记/也没有多少欣喜 值得流连/秋色萧索复萧索/春光烂漫又烂漫”青葱少年,渴望成功,渴望辉煌,渴望被认可,渴望鲜花与掌声。然而,难免自我评估过高,难免志大才疏,几番挫折几番碰壁后,逐渐明白“成功”与“辉煌”岂是随随便便即可得来,生活依然持续着“简单”和“平凡”,在无奈中徒自悲叹青春渐逝年华渐老。“你的路/已经走了很长很长/走了很长/可还是看不到风光/看不到风光/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在这首《选择》中,书写追求与特长相适合的重要,正确的选择的重要,汪国真不再是一贯的励志,而是有着朴素的哲理:“如果你是鱼 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 不要痴情海洋。”现实与梦想距离还太过遥远,前方看不见一丝曙光,我也会反思,才能与理想其实太过不匹配?选择的追求其实并不适合自己?
“曾总想穿过那段/最无瑕的时光/去实现所有缤纷的梦想/当回首深深浅浅的脚印/不禁顿足扼腕/恨冬日太短 夏日不长 真想把还没走完的青春/重新再走一遍/便知道该如何珍惜/每一抹黄昏 每一缕霞光/”追求落不到实处,时光一天天流逝,并未能有效地抓住,并未能有效地转变为通向成功的阶石,“秋色萧索复萧索/春光灿烂复灿烂”,青春已蹉跎太多,年华已虚度太多,眼见着还将继续蹉跎下去,还将继续虚度下去,怎能不让人痛心?怎能不让人焦虑?怎能让人没有紧迫感?这一年,也是郑智化的歌最流行的时候,我心中常将诗人与歌者并列,二者都励志,都是给人以鞭策与激励,二者还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时时审视自己足下所处的是在什么位置,时时丈量现实与梦想距离还有多远。这首《回首》,我最能确定当日在那本《中学生阅读》杂志上看到过,因为这句“恨冬日太短 夏日不长”,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在汪国真的诗最风行的时候,就有主流诗坛站出来抨击,在现今这时代,汪国真的诗更会有人表示不屑。在这经典匮乏的时代,在这信仰缺失的时代,在这人心浮躁的时代,在这三观崩坏的时代,在这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还有多少事物未被鞭挞未被贬斥?还有多少事物未被吐上几口唾沫并被踹上几脚?汪国真,不谈他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潮,不论他在文学殿堂中的地位,至少,诗人道出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想道而未能道,贴切的抒发出了我们的情感,真切的抚慰了我们的心灵,给予了我们激励,荡涤了我们的灵魂,给了我们一个清清纯纯、明明朗朗的精神世界。
汪国真最初几本诗集都以“年轻”命名,《年轻的风》《年轻的潮》《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年轻的梦恋》,在读者心中,诗人并未逝去,甚至不会老去,就象他的诗集名称一样,永远是年轻的、青春的、阳光的、清朗的、永远充满着朝气与活力。
诗人辞世已有数载,缅怀诗人已经太晚,缅怀诗人的读者很多,也不缺少我一个。这篇小文,只是拾取我青春走过的一个个脚印,只是攫取我青春时节的一个个闪光点,这是我走过的青春,这是关于我的青春的一份记忆。

作者简介:黄永斌 ,70中期生人,成长于川北大山旮旯中,初中辍学后一直在家乡务农。崇拜金庸,喜欢港台流行歌,热爱成龙、李连杰;少时热爱上读书,至今热情不减当年。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谨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060期
本期编辑:张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