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缝纫机的故事
文/张光山
不能说母亲是个多么心灵手巧的人,不过在做针线活儿方面,和左邻右舍相比她确实有点特长,尤其是在用缝纫机做衣裳方面。
记得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具体时间想不清了,在母亲再三考虑下,家里添置了一台缝纫机,芙蓉牌的。要知道,当时家里日子过得紧,并不富裕,花钱添置这么个时髦机械,确实比较困难。这也表明,母亲对于这台缝纫机,确实是梦寐以求的最爱。
崭新的缝纫机运到我家的时候,母亲当然是最开心的。她让父亲把机子装好,摆在外屋显眼的地方,连地面都扫的干干净净。邻居大婶大娘听说了,都很好奇,都争抢着过来看。
这时候,母亲知道她们不会用,所以不让她们动手。她自己坐在缝纫机旁边,穿好针引好线,针下还铺好了两块并叠的布料。只见她右手一发转轮,双脚在下面顺势一蹬,机子不停地转动起来,嘎哒嘎哒作响,针头就飞快地带着线绳上下穿插起来,那两块布料的边缘就被缝合好了,整整齐齐的,速度相当快。周围看的人们不禁为之惊奇赞叹。 以后的日子里,母亲经常用缝纫机做衣物,什么裤子、褂子、鞋帮子、被子、褥子、口袋、书包……和以前的手工针线活儿相比,不但活儿做得好,效率也提高了。起初是邻居们有什么针线活儿,拿过来,母亲亲自用缝纫机帮忙缝合缝合。后来,她就让邻居上机子,耐心指导她们学习缝纫技术。再后来,邻居们自家都添置了缝纫机,来我家求帮的人就逐渐少了。
此外,母亲不但会使用缝纫机做各种针线活儿,她还很注意对机子的保养维修。使用时间长了,哪里发皱了,就打开机身,上一上机子油,润滑润滑各个部件。一旦缺针断线了,她就一次次细心地换上,接上。去年,由于缝纫机的传送带老化断裂了,她就让我在网上买了一条,及时更换了。就因为母亲对这台缝纫机照顾有加,所以它都不显旧,寿命长,一直没出现大的故障,用起来很顺手。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很多家什都处理了,或者更新换代,只有那台缝纫机还在老家保留着,一直放在母亲的床头,日夜陪伴着她。有时候,她戴着老花镜,在缝纫机上做点简单的针线活儿,只是很少用了。
一台普通的缝纫机,倾注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也见证了她为这个家辛勤的付出!(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