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母亲节想到的
荣玉奇
母亲节即将到来,在微信群里,看到不少网友发表的有关母亲节的文章,多数为正面文章。然而也有人发出“抵制洋节”的冷言冷语,认为母亲节是舶来品,起源于美国,因此认为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母亲节,没有必要跟着洋人过节。我看了这种论调,感觉很不舒服,感觉很不以为然。
平心而论,母亲节是舶来品,是起源于美国不假。但未必和美国人有关的东西就都不好,比如“五一”劳动节,最早源于美国芝加哥城工人大罢工,后来成为国际劳动节;还有“三八”妇女节,也和美国女工罢工有关系,难道我们国家也要取消“三八”和“五一”节吗?这种和美国有关的节日,怎么没有一个人说要抵制呢?
又比如美国的爱迪生为发明电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总不能因为爱迪生是美国人,就不用电了吧?那岂不是太可笑了吗?因此,任何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伟人一贯倡导“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就是这个道理。
我查了有关资料,母亲节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这个节日的发起人,是美国费城一个叫安娜•贾维斯的女人,这个女子终生未嫁,膝下无儿无女。1906年5月9日,安娜•贾维斯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的周年忌日,贾维斯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贾维斯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然而,也有些国家比如瑞典、挪威、西班牙等国,也有自己国家的母亲节,但是多数国家的母亲节,还是和美国一样。
在中国,母亲节这种舶来品,先是在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慢慢传入大陆的。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母亲节在中国大陆各地也日益推广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母亲节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
在中国大陆,也有人提出,我们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并提议定在每年的4月2日,因为据说这一天是孟子母亲的生日。但是,这一提议至今还没有被国家认可。
其实,有很多事,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过母亲节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也不必在乎它是从哪里传过来的。而在于通过这个形式,表达一下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孝敬,贯穿一种浓浓亲情,难道这有什么不好吗?
作者简介:
荣玉奇,男。网名,待月西厢。在单位曾经担任宣传科长、党委副书记。长期从事文字工
作,爱好文学。曾经在《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体育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台湾好报》、《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等十几种报刊,发表各种作品两千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