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荼蘼
王永标
篱畔花开去岁同。几多春事了,对东风。村姑何处觅芳踪。园悄悄,无赖是群蜂。
谁宴小亭中,殷勤相探问,落英红。抬头但见秀楼空。惆怅里,酒冷月朦胧。
这首《小重山·荼蘼》通过描绘荼蘼花开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情感。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解读:
首句“篱畔花开去岁同”,作者以去年同样的花开场景开篇,似乎预示着今年与去年有着相似的命运,也预示着诗中即将展开的情感纠葛。
“几多春事了,对东风。”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万物凋零的景象。作者以“对东风”三字,将春天消逝的无奈与对东风(即春风)的无力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接下来的“村姑何处觅芳踪。园悄悄,无赖是群蜂。”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奈感。村姑寻找春天的足迹,然而园子里却寂静无声,只有无赖的群蜂在荼蘼花中忙碌。这里的“无赖”二字,既有对群蜂的责备,也透露出作者对春天消逝的无力与无奈。
下阕“谁宴小亭中,殷勤相探问,落英红。”作者以“宴小亭中”的场景,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更加深沉的情感世界。在这里,有人殷勤地探问落英(即落花),而落英的红艳则更显得凄美。
最后的“抬头但见秀楼空。惆怅里,酒冷月朦胧。”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抬头望去,只见秀楼空置,心中充满了惆怅。在这惆怅之中,酒已冷却,月光也变得朦胧。这里的“酒冷月朦胧”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整首诗以荼蘼花为载体,通过对春天消逝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感慨。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情感,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