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名篇佳作「韶年经典作品(妈!您不能走)专刊鉴赏」「中国翰院作家协会」高端人才创作平台热网联播

☆妈!您不能走
☆作者:韶年
老李62岁那年,在女儿们为他举办的生日宴上,突然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他说:“孩子们,我要找个老伴儿。”三个女儿一听面面相觑,一时怔住了。
她们的母亲去世时,大女儿香云刚结婚一年,19岁的二女儿香菊读大学二年级,三女儿香秀正在读高三。中年丧妻的老李,生怕孩子们受委屈,就像个陀螺一样,不仅学会了洗衣做饭,还学会了缝缝补补,既当爹又当妈,尤其是对两个既没了娘、又没成家的女儿,更是觉得责仼重大,几乎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们身上。

凡是涉及女儿的婚姻之事,老李都是亲力亲为,尤其是对未来的女婿,他都要亲自了解,亲自考察。什么事都不敢让别人代劳,生怕一个不小心搞砸了,对不起她们的母亲。
后来,三个女儿不仅组建了各自幸福美满的家庭,也都有了她们自己的孩子。
当然了,三个女儿待老李也是争着抢着尽心尽孝,生怕对不住自己的老父亲。
然而,她们的母亲去世时,老李46岁,在这十六年间,从没听父亲提起过要找老伴儿的想法。现在却突然提出找老伴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女方又是谁呢?是父亲从前的恋人?还是两个人自由恋爱?更为敏感的是,父亲的房子、父亲的存款、不就节外生枝了吗?三个女儿心里顿时打起了小鼓。
老李见三个女儿不表态,心中颇为忐忑,他即希望能和自己喜欢的女人作伴儿,又要念及和孩子们的亲情,两者之间不能出现矛盾。
又过了几天,正好是端午节。老李给女儿们打电话说:“你们明天中午回家来吃饭吧,见一见我找的老伴儿。”孩子们明白,这是父亲要开诚布公地摊牌了。

大女儿香云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便联系了香菊和香秀,在电话里就达成联盟,一致决定,不赞成父亲再娶老伴儿。她们不能容忍一个冷不丁冒出来的老太太瓜分自己的财产。
回到家里,三姐妹见到了父亲找的孙阿姨,60来岁的年纪,看上去慈眉善目、面带善良,像一个厚道人。但今天不是来家里认妈的,她们冷漠地望着眼前的孙阿姨。
老李发话了:“孩子们,我和你们孙姨都是独身,在一起就是想做个伴儿,说说话。我们俩说好了,不结婚,只是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这样以来,即能减轻你们的负担,也能让你们安心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原本是要结婚的,现在却突然又说是同居。老父亲的一番话,好似一阵乱拳,使得她们原本准备好的所有理由,顷刻之间全都土崩瓦解。这是无奈之举?还是缓兵之计?一时半会儿,她们猜不透老父亲的心思。

尽管心存狐疑,但三姐妹都是情理中人,两位老人这样决定,也实在是无可厚非。
在之后的日子里,女儿们明显感觉到父亲家里有了鲜活气儿。孙阿姨是一位挺不错的人,她烧得一手好菜,常常招呼三姐妹,带孩子们回家棸聚,暑假、寒假,她主动提出帮她们照看放假的孩子。
渐渐地,孙阿姨在她们的心目中,就有了母亲的感觉。但是,感觉归感觉,她们在私下里仍是想的很多;父亲说过:孙阿姨是个苦命人,年轻时就和嗜赌如命、输了钱就家暴她的前夫离了婚,一辈子无儿无女。父亲会不会提出给孙阿姨一个名分呢?孙阿姨是不是有意笼络咱们呢?倘若她们一点头,以后就是真金白银的事情了,想到这些,她们与孙阿姨仍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老李78岁那年,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生活已经无法自理。
从此以后,多亏了孙阿姨的悉心照料,三姐妹才得以正常工作。孙阿姨还说:“女儿家照顾父亲多有不便,侍候你父亲的事,你们就不用管了。你们这样经常过来,给我搭把手,这就挺好,你父亲也高兴。”
就这样,老李在床上躺了6年,孙阿姨便无微不至地侍候了6年,等熬过了86岁生日,老李终于撒手西去。

等孩子们为老李烧过了“百日”祭奠之后,孙阿姨便把老李的三个女儿叫到了身边,将老李的遗物一一交待清楚。随后,又将家里的所有钥匙递给大女儿香云,她神情黯然地说:“一会儿我就走了,我也该回去了。”
“什么?您要走?”三姐妹都呆住了。二十四年了,她们对这位后妈的心墙早就拆除了。
香云拿着钥匙的手在颤抖,鼻子发酸,两个妹妹也早已哭成了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孙阿姨,不!妈!您不能走,您早已经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妈妈了。我们姐妹三人早就商量好了,您哪里也不用去。这房子、这房子里的一切都是您的,这里永远是您的家。如果您不反对,等您百年之后,我们同样会把您送回老家,和我们的父母埋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