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古雁岭的路上》
五一国际劳动节,我没有去远处游玩,和妥夕瑶、海博、朱昕瑶、朱景轩约好一起去古雁岭,玩的也很有趣。
我们到山下相遇,在假石山上拍照,耍了一阵子,玩腻了,便向山顶爬去。我们发现两道阶梯之间有《二十四孝》图,五个人爬在扶栏上讨论这栩栩如生的石雕内容,吸引来了一位小朋友和他的爸爸。小朋友好像和我们一样也看不懂意思,问他爸爸刻的什么?他爸爸便开始讲《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的故事,我们五个也跟着听。
原来这个故事是讲一个名叫舜的人,他很小就失去心地善良的母亲,心术不正的父亲古叟又娶了心肠狠毒的继母,继母还带着一个心狠手辣的弟弟象。父亲对继母言听计从,对舜又打又骂,说他什么也干不好。有一次,舜和父亲去耕地、锄草,中午时分,继母和弟弟象来送饭,舜刚端起饭要吃,被继母就夺了过去,不让他吃,并喝斥他去耕地。快日落时,父亲收拾农具准备回家,却对舜说:"你将这块地耕完,草除完再回来,不然就不要回来吃晚饭!"舜干呀干,终于干不动了,坐在田间休息时,忽然想起母亲对自己的疼爱,不禁放声大哭起来。过了一会儿,一头大象和一大群鸟来到田间,说来帮助他的。大象耕田,小鸟们用嘴衔着把草拔起来。一会儿地耕完了,草也锄完了,它们告诉舜,是玉帝听见他的哭声,让它们来帮助舜的。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继母喝斥道:“地没耕完,你回来干什么?”舜依旧恭敬地说地耕完了,继母不相信就让古叟去看,果真地耕完了,草也锄完了,这才罢休。
虽然父亲和继母对舜百般苛刻,但舜还是很孝顺他们。舜的孝心传遍了四邻八乡,也传到了当时的帝王尧的耳朵里,尧被舜的孝心所感动,便将许多钱财、粮食送给他,还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虽然舜将大量家产分给了父亲、继母和象,可古叟和象还是不满足:古叟想要舜的所有家产,而象对尧帝的两个女儿眼馋。古叟和象俩人便开始商量,怎样害死舜。
一天父亲对舜说:“舜啊,仓房屋顶破了,如果下雨,雨水滴进仓房,粮食就会发霉。我老了,你上去修修吧。”舜从小就听话,父亲说后,他立马答应了。古叟和象看舜到仓房顶上后,他们就将梯子移开,点着了准备好的柴禾,大火越烧越旺,当舜发现仓房被火包围后急中生智,随手拿来两个斗笠当作翅膀飞了下来。舜虽然知道是父亲和弟弟故意放的火,但他装作不知情没有说出来。
古叟和象见一计不成,便又生一计。这次,他们又让舜去挖井,而古叟和象在上面吊土。几天后,井已经挖很深了,古叟和象看时机己到,就将土全倒入井里,想将舜活埋。可舜心中有数,早有防备,就在井壁挖了一个通道。舜从通道钻出来后,还是没有揭露父亲和弟弟的恶行,而是一如既往孝顺父亲和继母。
帝王尧听了舜的诸多故事被感动,便让舜接替了他的帝位。我们听了这个生动的故事,了解到多做善事,行孝父母,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那些动不动就向父母或长辈发脾气的人,就没有古人心中那种孝意,还有些久居他乡的人,有时给父母打些钱,就会到处宣扬自己的孝行。通过这次游玩,我觉得我们这些小孩儿,今后要多学国学知识,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2024年5月5日 星期天
这篇作文是用了心的。由游览古雁岭,观看《二十四孝》,巧妙引出《孝感动天》的故事,进而对舜的种种遭遇进行了阐述(确切地说,是将早先阅读的故事引入了作文),这种有效链接是值得提倡的。最后结尾的表达阐明了本文的主题立意,很好。但有一个不用忽视的缺点,说的是“孝感动天”,但叙述中却没有如何行孝的故事,而是逆来顺受的劳作。是不是这也算是行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