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建设社会主义初期(1978年前),中国走的是苏联一大二公,计划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没有走通。值得中国人思考。苏联为什么解体? 中国却稳如泰山、坚如磐石、越来越强大!苏联与美国号称两个超级强国,为什么解体了?而当时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刚起步,国家长期(尤其是文革时期)处于多年内忧外患,十分贫穷,发展成为现在正迈入世界强国。从前苏联解体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苏联早已意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行不通,唯有转轨……于是苏联戈尔巴乔夫开启的“新思维”改革,但改革不像中国的改革……摸着石头过河,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渐进式的改革。苏联的改革只进行了几百天解体了。苏联选择了一条不正确的改革的不归路,走进了死胡同。苏联为什么解体?我曾经发文中提到九大原因……苏联体制僵化,一切都和计划经济体制有莫大的关系。过度强调权力集中,束缚太多,导致乏活力,创新力度也不强。更为严重的是,无所不在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它使原本就供需失衡的苏联国民经济更加力不从心。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国有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戈尔巴乔夫试图进行改革,但由方向错误,走的路子不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切向西方学习,全盘西化,过急的“休克疗法”让苏联“窒息而亡”……不像中国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前苏联(后来的俄罗斯)截然不同完全相反。“大战略大不相同,战术灵活多样多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为辅助。私营经济作为补充的市场经济。公私合营,社资合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走的是根据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条道路,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打破了僵硬的、死板的、单一的、一条腿走路的计划经济体制,多轮驱动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恢复了竞争机制市场商品经济……极大的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40年平均增速达到9.4%,十分罕见地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仅用了70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高增长快速发展的40年就进入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具有唯一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意味着什么,平时富民强国,战时不断生产可提供战场需要的各种武器……现在的俄罗斯是否有向中国看齐,向中国学习的意向,不得而知啊,拭目以待。目前世界上有的个国家,基本在向中国学习看齐(老邓的那一套“东西“管用……),这里不一一列举,最典型的是越南发展很快(中国提出的是“改革开放,越南向中国学习太像,它是“革新开放”……)但由于越南自身的国家问题,不可能向中国学习,就一劳永逸地解决越南的所有问题,必须根据越南自身的情况和国情制定符合越南的政策……还有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都高度赞扬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印度一面反对中国,一面暗中赞扬学习中国有益的东西……
建国后30年,中国学苏联,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没有走通,几十年的实践早已证明。1979年,伟大的转折,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根据中国国情,创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邓理论。”邓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 计划和市场都得要。”邓高度概括““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判断姓社姓资、“计划”与“市场”关键在于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邓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回答了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和所处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邓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必须全面、准确、完整地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努力落实、不断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能不断前进,走向世界,引领世界。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从过去的单一经济体模式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私营经济发展,含外资、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体。
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创举,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深刻革命,是一次历史性的创新。打破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共成的混合经济体,建设四个现代化,建设富民强国。海尔、格力、福耀玻璃……尤其是高科技5G的华为等大批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为发展生产力,为富民强国,为科学技术和创新,为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民生活的便利作出了贡献。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从“一棵棵幼小的树苗到长成一棵树,到一棵大树,再到参天大树。”2015年15家企业代表随习出访美国,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中远集团、中国建筑、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百度、海尔集团等。从企业产权性质来看,在这15家企业里,除了中远集团、中国建筑、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天津钢管集团5家国有企业外,其余均为民营企业。再者,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中外合资、上市的公司类型。民营只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因此,归纳民营企业的概念就是非国有独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都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以及大力的支持分不开。民营企业的大发展为国家作出了贡献(详见 习.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现在仍需要民营企业继续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发改委消息,截至去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2700万家,注册资本超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60%。(三年前资料)
中国早已从完全封闭、单一、一大二公,一条腿…能走多远?多轮驱动,驰骋十万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即混合经济体,复式经济 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70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习)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过去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美国完全自由经济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改革开放以后,不再是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人民公社化、一大二公,中国采取的是多轮驱动的多种经济、即混合经济体共同发展。既不照搬苏联计划经济僵化模式,也不是美国完全自由经济。计划与市场兼顾,国营与民营经济体共同发展,形成中国特有的、领先世界任何国家的经济体制、具有竞争优势和 极强生命力的更优越混合经济体制。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康庄大道。
虚无实有20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