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堂姐来看江山
江山的堂姐,小晶的母亲从大连来了北京,让她姑爷小桑请的客,她给了阿朱一个1314元的大红包,说:“弟妹,你姐我给你的钱不多可有讲究,叫‘一生一世’,祝你们百年好合,琴瑟和谐,健康幸福,白头到老。”堂姐好像很相中阿朱,她见过夏菊并且在他们海口的家住过都没给过夏菊一件礼物。
阿朱说声谢谢收起红包,她曾经和江山商量要不要办婚礼,办吧?都年过半百了,有点不好意思;不办吧?她在吉林随过不少礼,还有他当市长秘书的弟弟的朋友们,听到信都会参加,这是笔不小的收入。可江山讨厌“红色罚款单”,说是陋俗,主张两家人在一起吃顿饭,宣告一下就行了。
堂姐又对江山说:“弟弟,我这三个女儿最惦记的就是大女儿了,她人漂亮、聪明、也爱读书,就是运气不佳,复习三年都没考上大学,却在你们那儿给董事长当了助理,亏得她有你这么个好舅舅。”
江山曾经落魄过,就是离婚并失业那几年,他给过堂姐打电话,想到深圳她小女儿的厂里打工,堂姐说:“我跟那个台湾佬说说。”就没了回音。后来江山才知道那个台湾佬和他岳母岁数差不多,在澳洲还有一个老婆,是堂姐家的耻辱,可后来他们老两口都夸那个台湾佬比他们的小女儿都孝顺。
堂姐又对她女婿说:“小桑,妈妈的三个女儿就小晶最有福,因为嫁给了你。说实在的,我和他爸爸都没想到你是这么好的一个人,不但对小晶好,还对小晶的女儿好,改变了我们对北京人的印象。你岳父走了,岳母我现在一个人,三个女儿家轮流住,可我最愿意在北京住,因为有你和你舅舅。”
小桑说:“妈,您这次来别急着走,多在我们这儿住些日子。”
堂姐说:“我先住你舅舅家,我们姐俩说说话,过些天再去你家。”
小晶对阿朱说:“那舅母你也回家住呗?也陪我妈说说话。”
阿朱说:“那我两头住。”
阿朱来北京已有一个月,还坚持每天下班回江山的家做完、吃完饭再回女儿家,可这不是江山要的生活。
江山和堂姐回到自己家,问:“姐,您感觉阿朱这个人怎么样?”
堂姐说:“人长得没夏菊漂亮也不错,满能干。”
江山就说了他们俩的过往和现状,说:“小晶叫她舅母她虽然答应却不推进结婚的事,好像这样挺好。”
堂姐说:“现在的女人不像我们那时候的女人,我们只恋爱过一次,就奔着结婚,同居肯定拿到了证,不然会被人笑话死。现在的女人可以同时跟多人恋爱,每次恋爱必与人同居,能不能嫁给你得过过试试。”
江山原来以为只有读过大学的人才聪明、有文化,通过堂姐和小晶他发现大学文凭不能说明什么,这娘俩都没什么学历,也不钻研业务,还不奋斗,可他们的日子都比自己过得好,这就是曹雪芹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江山是要早睡早起的,说:“姐我睡大屋,您睡小屋。”就进了屋,给阿朱发信:“姐来了你不回来陪她住呀?我枕头边得有一个人。”
堂姐来了阿朱就不用每天下班回家给江山做饭了,她会开车把江山送到院门口,和他亲一下就离开。好在堂姐很会聊天,他们俩要聊得事情很多,共同的爷爷、奶奶,宝贵的童年和有过的异性朋友和配偶——这主要得江山讲,堂姐问:“弟弟,你说姐姐我要不要再走一步?”
江山惊讶地看着堂姐,说:“姐,当初你嫁给姐夫全家人都反对,他大你那么多家庭条件不好长得还不行,没想到你们俩过得那么好,可惜姐夫得了癌症先走了。您想再走一步是不是有人了?”
堂姐红了脸说:“政协的领导给介绍的,是个退休的海运船长,比我大五岁,人很好也很大方。”
堂姐的话的重点在“大方”上,海运船长的积蓄和退休金肯定 不少,身体也棒。堂姐那年都七十多了,人哪,有一口气就对异性感兴趣,啥都不能干了也需要一个伴。江山问:“啥时候我能见见他?”
堂姐说:“他明天就来。”
江山笑了——这就是堂姐来北京并且不跟女儿住的原因。
江山的“准堂姐夫”来了北京,他是条壮实的山东大汉,可能是由于长期海上作业皮肤很糙也显老,他和堂姐站在一起就像两代人,要不是条件好他们俩并不般配。江山和阿朱在一家大饭店请堂姐、船长和小晶夫妻吃的饭,江山给堂姐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9999元,说:“姐,姐夫,我们俩的红包也是有讲究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寓意是天长地久。”把堂姐感动掉得眼泪,说:“我没白疼这个弟弟。”江山说:“姐,我永远欠您的。”
阿朱刚来时江山每天都眉开眼笑,她终于有了一个女人;可后来他总拧着眉,因为阿朱不但不做事,天天把自己挂在QQ上,还不回他们俩的家,阿朱说:“堂姐他们在家我回去不方便。”江山也不愿意回家,因为那船长居然搬到了他家住,这两个老人每天也早出晚归,说要把北京的景点都玩一遍,那船长那么有钱他们每天还都坐公交车出行,堂姐又会省钱又会生活。
一天中午江山回家,发现那条山东大汉敞着门躺在小屋的小床上,他一个人就占了大半张床,天这么热,堂姐可咋睡?可他不想给他们俩腾出大屋,即使阿朱不回来住。后来江山一想起来就后悔没把堂姐和那船长招待好,就因为这间小屋和这张小床。
堂姐和那位船长拍了好多比年轻人都浪漫的照片,却莫名其妙地分手了。提起母亲这段经历小晶说:“我妈是该有个伴,老了好有人照顾。”这是开始,“都七老八十了找什么对象?”这是后来。
谁都年轻过,谁都会老,可无论多老你都需要个伴——这是江山后来才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