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记忆·红色云蒙”系列征文之3
云蒙山笔记
作者:周婷
对于雾岚,对于雾岚腌渍的云蒙山
我一直向往
不知生长在高山之巅的一缕白云
有着怎样动人心弦的神奇和灵秀
1745米的身姿,依然伟岸
借用高耸入云的比喻
叠翠或重嶂
云蒙山,是生在高处的子宫
孕碧树,孕花草和露珠
孕刚柔并济和善良
除了云蒙观华,书堂雪花
和试斧石、舍身崖萍水相逢
触摸古老烟火带来的神秘
有时,会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诵读无比辽阔的奇山秀水
它的曾用名是一幅油画,一张名片
一盒镶了金边的旅游门票
山峦,云海,松涛自立门户,又血肉相连
在云蒙山历史的册页上,一个个熟悉的背影,
孙碧云修道,鬼谷子收徒
宰相张良的那一声喟叹
零落成往事里的一粒泥沙
每一阵松涛,落笔成雷
每一棵青草的眼神晶亮或迷离
有时会有风雪,向我们提及
李自成屯兵的故事和残留的乡愁
在云蒙山,有些事物越来越旧
那棵百年老树的叶子却清脆生动 ,比叶子更生动的
除了鸟鸣,还有革命前辈龚贤安誓死不投降的气节
抗战老兵张福秀捧着红色的黎明,浴血卫国,
从军人到农民,一腔热血,培养出两代军人
还有药王韦善俊救死扶伤的点点滴滴
在一朵雪花的高音处歌唱
书堂山,是你遒劲的题记
依次是观日峰、览月峰、白衣寺的章节
从这里揣摩云蒙的骨骼、品行、精神
它们饱读诗书
读红色汹涌、读绿色呼唤
读麻坪齐心协力的兄弟姐妹
读云蒙的宽容和坚守
只等一个盛世。春风十万里
从不弯腰的金顶,替光阴站着
替云蒙精神站着
把分行的诗句,摁在百亩木耳的花瓣上
举起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作者简介:周婷,女,教育工作者,曾有若干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