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虹論:中華大同觀
文/张柒虹

國際交频,地球一村,信息于瞬间靈通,交通以九地便捷,诸此繁華,诸此富庶。其优良卓超可見,其恶劣卑乱随彰。儒之道言曰:少则得,多则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發狂。乃生活中人性之总结。
今之社會,論其家國,若茫茫大海,風捲浪高;正似八僊过海,百神赛術,民之好善趋利势,畋猎驰骋,心志發狂,知禮不遵,明律難行。废弃傳统,恕己教人,善莲假大,奸佞待人,失去自立,妄悦自信。以火秀好耶辱孔,以為愛國可治;针孔學秕糠,倡导恢宏傳统。以此為計,以此為策,以此為戰略,得逞于一時,捣時势变异,虚妄民心,難乎為继,不可久長。

《中国戰略崛起》之四十五篇,周鳳森说:不管東方易经文化,还是西方圣经文化。其公共价值观,在文化思想上表现為"良善与道义",在社会财富分配上,表现為 “ 公正与合理 ”。其集成大义几乎都是 “ 天下為公,世界大同"。
这种对西方文化之論,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审视為共日等同,是近當代中華民族,中華族人,中華人文,中華文化,失去人文自立,文化自立,思想自立,政体自立之充分體現。
西方文化,是旧新约文化,不是圣经文化。这里德圣经,不是聖经;圣與聖;字體变,含义亦变;字體理数变,其象亦变。聖,以耳聽,而口言,發聖道王化之聲,達聖道王化之志,運聖道王化之教。耳虚心以聽,不偏不依,口慎威而言,尊正權威,樹凛然浩氣,荡凛然浩象,立凛然浩義。而圣,交叉而座,霸占疆土,骄横十足,謀一己之私利。

柒虹論:西方文化,非聖,非经,只是旧新约书而已,只是一体劣品西构小说而已。旧新书所倡导的,所谓善良和道义,本质与中華聖经《易经》,大不相同。耶教所倡导的道义,最终是:早中晚三祈求,将人命奴于耶主一人,可怜,赐福。普及国民,唯宗一姓,叛祖卖祖,乞丐求荣。
中華聖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民之有罪,罪在朕身,勇于担當;而,修身,齐家,治國,平天下;是,入孝出悌,泛爱親仁;处则;敬天地,親君师;从而達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教無类;从而達到:男耕其畴,女修其業,乃至大同世界。
中華民族聖仁賢者,心致所构之大同世界,是宇宙天下,最美德家國天下,和谐社會。中華民族之大同世界,與世界上任何执政理想所构不同,不同假大空,不是坐地幻想,不是書生痴狂,不是繪夢奮斗,前途茫钟;而是被纳入禮之范畴,為历经执政者所習而循行。可以说,盘古以来,伏羲女祸,炎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凡历朝历代,其國家盛世時代,都達到了大同当政,大同爲政。

中華大同,是一怎样世界?中華大同,所构之家國天下,是一怎样社會情景?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此乃中華大同。在民族,在家國,在國家國民整體人文降墓,在國家走向命途衰落,走向分裂,走向戰乱,走向病瘦瘠弱難以敌寇侵略;失去民族自尊,失去文化自立,失去思想自立,失去族體自立,媚求于外,以求自保自强,失去正常思维,失去理性,失去為人子之禮,此時此刻,审視中華大同觀,便以為虚构,哂笑屑目,小聪慧卓,以為神助,批之而辱曰:中國乌托邦。
只是,家国民族時代英雄,忘记了一点,忽略一点;或因時势時政所需,明知而不愿承认这一点:古今处境亦变,处境不同,人文不同,思维不同,所達不同,所致不同,禮制不同,聖道王化之教,與時代時政英雄之教,迥异天地,不可等同。
废除禮法時代,國民思维,易邪,易斜,易走火入魔。
禮法,禮教之用,要致普天之下,國民言行中庸。
何谓中庸?中庸者,居陰陽之中,不偏不私,秉持公正,察知人性,明天地法。中庸:青龍白虎,文武兼德,柔與刚,宽與猛;优與劣,利與弊;我與人,敌與我;外與内,親與友;大與小,龍族與虎群,大國與小邦。文化优优劣劣,人文光明陰暗,政是事事非非,謀略日光荧火,切切分明,中而泰立,方德文治武功,兼备得所,惠及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