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过的劫》
看着排土车缓缓翻下挡墙,惊慌失措的我心跳加速,脑海一片空白!时隔多年后的今天再忆起此事,压抑感仍会涌上心头,感慨人生的无常。 那一年为了谋生我去了内蒙乌海露天煤矿,在那里我真正见识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自然景象。
在露天煤矿我做了渣台工,排土场上尘土飞扬,一天忙碌下来,被风沙吹的灰头土脸的没了人样。每当站在矿区的高山顶上,看着山下排土车与拉煤车来回穿行在群山之间,剩下的的皆是荒凉。白天也难见到飞禽走兽,上夜班时,满山遍野除了车辆发动机的轰鸣声,就剩车灯在来回闪烁,我只有守望着月亮与星星,才感觉自己并不孤单!
劫难发生的那天早晨,我同往常一样乘坐排土车去排土场,途中遇见一辆车横停在马路中间,我当时还与同车的司机开玩笑说:‘’那辆车是不是今天要罢工,真象跑累的马儿卧在那里歇脚一样。‘’没曾想翻的正是那辆车!
俗话说马到险处莫加鞭!有时候邪乎的事很难解释它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讲,每辆车与驾驶员相处久了其实是有感情的。比如我们家里普通的摩托车,自己经常骑习惯顺手,因某些原因突然借别人家的来骑,你就会发现不怎么好使唤。车子不管是发生了故障或另有问题,大清早的横停马路上定是有说不明的原因!这也是我事后才想到的事,如果,如果那辆车的司机当时再换辆备用车开,也许就不会有劫难发生,因为变了时差点后,开上排土场的车会在不同的地方排土,危险也许会因此而解除了!往往未知的事,总是难解的。
排土场上除了渣台工,还配有一辆铲车协同作业,渣台上不平整或有的车将土与石头未排尽遗留在渣台上时,都得铲车帮忙清理现场,车厢里若装有超大石头卡在车厢门上排不下来时,还得铲车在后面帮忙挑动车厢门帮助排下来。另外铲车最主要的工作还是维护挡墙的质量与更新,排土车倒土依次向前推进时,挡墙也要依次更新完善,以确保排土车倒车排土时的安全。
所谓的挡墙,就是堆积而成的一道土渣的高度与宽度,看似墙一样,能阻挡住排土的大车在倒车作业时不翻下挡墙以外去!因为排土场有时候在山顶高处,挡墙之外有时候离地面几米或十几米高,也许更是一道悬崖或山谷!所以看似简单的一道挡墙,它的作用却是排土车倒车时保命的最后一道屏障,唯有质量合格才能避免发生翻车事故。
事故发生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我同往常上班一样,一手拿着对讲机,一手拿着指挥用的小红旗,站在离排土车远的地方指挥排土车排土。因排土车车身庞大,倒车时倒车镜里盲区范围比较宽,我一般要站在离车身十米以上的距离指挥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所以我手中的对讲机就是与每个排土车司机沟通的主要工具!每辆排土车的前面车身与后面车厢门上都印有数字为代码,方便记数量和在对讲机里联系司机喊话!几十个司机在几个月里面我没记住几个人的名字,倒是记住了众人开的排土车所有的号码。
出事的50号排土车上渣台的第一趟就出事了!他倒车和往常一样倒法,可是后面两个车轮与挡墙不在一个平行面,就是倒车时倒偏了位置。一个车轮比另外一个稍错前一点,而且倒车速度又快,当一个车轮已经压在挡墙上面时,我还没看到他刹车!对讲机里喊话已经为时已晚,车轮的转速一秒足以冲过不到一米宽的挡墙!看着50号大车在空中翘起的车头,我的心一下子跌到了谷底,这下完了,在渣台上班几个月了,我还是第一次在现场看到翻车的情景。好在挡墙之外与地面只有七、八米的高度,车翻下去后车轮向上,因车发动机没有停,车轮还在那里转动,司机因没有系安全带,被摔出了驾驶室,车窗玻璃碎了一地,在出事故的第一时间我在对讲机里马上呼叫了值班领导与作业安全员,几分钟后领导带人开车到渣台下面和我与其他几位司机一起将受伤的司机抬上了车拉去了医院治疗。
事故造成的原因往往有很多因素,司机自身的麻痹大意是最不值得的。第一是技术不过关,加上驾驶经验不足,临危不会应急!明明是倒车靠近挡墙准备排土了,车速又不降下来,本来缓慢将车倒近挡墙是能刹住车的。为了讨生活,矿上司机的驾驶证是有水分的,报名时要什么A或B驾照的,可真正达标的没多少,在农村开过几天泥头车的也敢到矿上开装40方渣土的排土车!
第二是安全带的佩戴!安全带在车辆发生意外时是司机和乘客的保命带。50号车事故发生以后,听现场的老安全员讲,司机如果正确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既便是翻车了,也只会在驾驶室里发生磕碰的皮外伤,至少不会被摔出车窗外造成第二次伤害,那个司机幸好戴了安全帽保住了命!后来听陪同去医院的人说是被摔的好几处都骨折了。
往事不堪回首!每每回想起此事,我还是心有余悸。常言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可为了生存!我们仍在努力地活着。生命只有一次,从事具有危险性的工作时,唯有自己谨记安全准则,不违规操作,确保平安才是我们要做的头等大事!
作者简介:
马红定 (笔名红叶)
甘肃.甘谷.安远镇人,
[南街乡音]都市头条号创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