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张总叫老师哥
周虎子
张总曾是我初中学校的民办教师,虽说没亲自教过我,可也算我的老师。之后又和教书的父亲同过事,我妹出嫁时还来家里帮忙张落主事。张老师个头高,人也长得壮实,特别是说话的底气十足,有领导老大的派头。之后张老师辞职去省城了,应聘为一家政府企业的CEO,从此风生水起。
张老板在那些年里也是省城里知名的企业家,更是乾州老乡中的活跃人士。几年功夫张老板的肚皮渐鼓,熟人不称张总则叫张大肚子了。这称呼我不敢叫,一直称张老师。他说应该叫老师哥,既是师又是老哥,我仍不敢乱叫的。
张老师的老家就在我的邻村,又与我有师生之谊,又与我父是好同事,故这关系便亲近自然了许多。
张老师在政府国企那些年确实很辉煌,也结识了不少的大官大款,也资助了不少同乡的各类困难,的确阅人无数,灯红酒绿,可似乎张老师更多的顾了企业的业务,忙了朋友的琐事,棒了许多人的场面,自个儿除了将军肚圆外并没给自个儿私存硬货。张老师不想给聘他的朋友添堵,更多的还是要守住做人厚道的本份。再后来张老师自立门户办公司,业务会展广告业。
在西安也常与张老师见面,精气神依然是那般爽朗,仍然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只是张老师年岁也大了,多了些苍桑与深沉。办公室里支着练书法的案子,收藏了许多难见的字贴和古书,每天还习惯性的坚持读几份报纸,似乎要造化成儒商。张老师读过不少书,涉猎泛而杂,这些年里又结识了省城不少的书画家,骨子里对文化有着天然的热爱。
张老师比我年岁稍长,阅历比我丰富,也算有起有落的人生。张老师不属体制内的人,抓住机会风风火火的改变了命运的轨迹,换了平台,也在西安札了根,算最早进入城镇化的人士。举家生活在省城,两个儿子也已工作,张老师已是当爷之人了。我有时想,按张老师的闯劲和能耐,如在体制之内也不是平庸之辈。
曾经的辉煌已成往事,如今自创民企逍遥度日。家乡许多在省城公干的人多数也是平庸平淡一生,风没生水没起,历史上不会留下影响和记载,江湖上多不知道有这人儿。我以为张老师是充实丰富而成功的,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张老师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对生活的感悟自然与常人不同的。
张老师挺着大肚子气派不凡,走到那里都与众不同,谈吐有内容,对人又包容,很受人尊敬的。为朋友,为同乡,为亲戚,我知道他除了尽力外也受了不少的委屈和不解,但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从不对人提起。
张老师用自己的言行在为我上着做人处世的大课,那顶天大个儿永远挺立在红尘之中,那不亢不卑的说笑依然感染激励我光明磊落的做人。有这样一位人生的老师哥,真好。

臧平立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