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来的战俘(第二十一集)
---勇士们,挥舞大刀向前闯
作者‖刘瑞成
主播‖金鸣&东方弘
编辑/音频制作‖东方弘
图片来源:网络
清晨7 时,各部队进入阵地。
黑山,山不是黑色的,在清晨的光线下一片苍白。24团的任务是守卫101 高地;25团负责守卫黑山城北和城东的阵地;26团为师部第二梯队;师炮兵团设在黑山城北高地上;师指挥所位于城北高地上的天主教堂里。101高地上,刘旺把指挥部设在了顶峰的掩体里,他除了把三营留下作为机动外,一营二营放到了左翼的阻击阵地,刘高河的尖刀连放到了右翼阻击阵地。

站在高高的右翼阻击阵地上,刘高河望着光秃秃的岩石发愣:
“阵地上没有树木,连草都很少,拿啥掩体来阻击敌人呢?”
“是呀!这里的山全部由灰岩石构成,根本挖掘不动啊?师团长里咋把这么难啃的骨头交给咱们尖刀连了呢?”
安有福紧跟着诉苦,似乎有些埋怨刘高河。
“不给我们给谁?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大家伙都想想办法! ”
刘高河显然没有跟安有福同步思考一个问题。
“安指导员,你们说啥呢?”正在说着,驻地的女民兵队长史一妹到了。
“这不?光秃秃的,这个阵地太难守了!”安有福的眼前一亮,紧紧盯着史一妹的脸看着。
“大军们别慌,天塌下来我们替你们顶一半!”
史一妹精神抖擞,她的身后,站着一大帮子老百姓,大家扛着自家的门板、木料和麻袋,几乎倾巢出动了,年轻人把从铁路上拆来的铁轨、枕木,也高喊着号子往阵地上拖着。
“大家伙儿加把劲呀!”在能干的史一妹带领下,往高地上运土的老百姓排成了长龙,老人和孩子们用簸箕一点点地往上端,妇女们把自家的粮食口袋拿来装土。一夜之间,军民们生生地在一座石山上又堆起了一座土山,这座由泥土堆积起来的工事,虽然并不那么坚固,但是在尖刀连的官兵心中,这是一座最坚固的堡垒。很快,阵地上就修起了堑壕、射击掩体、指挥所、观察所和救护所等,每个火力点都铺设了一层钢轨、数层木板和一米厚的泥土,阵地前还挖出一条防坦克壕。
“看看,揍是不一样,思想工作多么重要,老百姓都为我们都豁出去了!谢谢你呀,指导员!”
刘高河感激的不知该如何是好。老百姓这么支持大军,刘高河认为是安有福指导员群众工作做得好,把功记到安有福的功劳薄上了。
以前还为指导员过多与驻地女干部打得火热对他产生过看法,现在想起来,不免得对自己的狭隘与偏见而自责起来。就在战士们吸着老乡们递过来的旱烟开始擦枪时,敌第49军主力和骑兵第3旅已经接近了黑山地区。
“打!给我狠狠地打!”敌人推进到半拉门地区时,遭到了纵队独立2师的顽强阻击。战斗进行了一天,虽然廖耀湘的炮火猛烈,第49军还是没能向前迈进一步。
“奶奶的,我一个军难道打不过他一个师,听我命令,部队继续前进,坚决打开突围缺口!”

2月12日,廖耀湘命令新3军继续向黑山进攻,14师再次与独立第2师发生激战,仗打到天黑依旧没有任何成效。拂晓,四野的命令到了:
“我军乘敌撤退中,必须与敌决一死战,以连续作战方法歼灭全部敌人。此战成功,则不仅能引起全国军事形势的大变,且必能引起全国政治形势之大变,促成蒋介石的迅速溃灭。我全体指战员须振奋百倍勇气与吃苦精神,参加此一光荣大决战,不怕伤亡,不怕疲劳,不怕遭受挫败。虽每个连队遭受较大伤亡,但对全国革命说来,仍然是最值得的。”
命令中强调:“ (1)在干部和战斗中要有充分之认识和动员。(2)各级干部每次攻击之前,均须走在部队前面,迅速侦察地形。指挥员勇敢积极的标志,是肯自动走在部队前面,亲自侦察地形和布置攻击准备,但并不是指随便暴露目标,或在部队冲锋时也跑在前面,这仅仅是个人勇敢,对战斗指挥无大益处。(3)须严戒……在未侦察地形状况,未等部队大部到齐,未将兵力、火力很好配备,未将敌人退路截断,就仓促地乱打乱冲。这次大战只要我各级干部严守准备好了再猛攻的原则,则必然打胜仗。必须将此电印发各级,各级均应开会研究此电,特别是战术办法必需使每个干部弄明白……”
23日天一亮,黑山前沿阵地枪炮声骤起。这天,国民党军队的炮火再一次倾泻到黑山的前沿阵地上。首先与敌军交火的是纵队骑兵团。骑兵部队远道奔波,他们没有阵地战的防御能力,刚刚赶到黑山城外围,就受到了敌人3个团的联合攻击。敌人在作战飞机的掩护下,迅速迂回到了骑兵团的侧面,对骑兵团形成了三面包围。
“冲呀!”只见那骑兵团马队,每个营组成了一个纵队,长刀高举,旗帜和号角迎风吹荡,举动共同,有如一人,精确得象那种攻无不克的铜羊头。他们从高地的坡上冲下去,深化尸骸枕藉的险地,不见在烟雾中,继又跳过烟雾,出如今山沟的彼端,一直密布,彼此挨近,前后紧接,穿过那乌云普通向他们扑来的开花弹,冲向高地边沿上峻急泥泞的斜坡。他们由下上驰,严整、骁勇、冷静,在枪炮声偶然连续的那一霎时间,便可以听见那支大军的踏地声,远远望去,好象三条钢筋铁骨的巨蟒爬向那高地的山脊,有如神兽穿越战云,很快打破了敌人三个团的包围……
“轰隆隆!”敌人开炮了!三队人马似乎变成了一个怪物,很多的铁盔、吼声、利剑,马尻在炮声和鼓乐声中的飞跃,气势强烈而秩序井然,显在上层的就是龙鳞般的胸甲。
“杀呀!”骑兵团的队形被炮火打乱以后,残酷的白刃战随即开始,国民党军步兵的美式枪刺与解放军骑兵的马刀撞击交错在一起,阵地上响彻着一片呐喊和呻吟声。

接近中午的时候,骑兵团长负伤,骑兵团奉命转移至大虎山休整。失去了骑兵的屏障,敌军的3个团加上增援的2个团,开始对101高地发动了攻击。国民党军先从平缓的西坡往上攻,在离左翼阵地不足1000米的地方被击退后;又从山势陡峭的右翼地区强行攀爬,刚一露头就被尖刀连狠狠地打了下去;最后,敌军采取了多路同时攻击的战术,一波接一波地连续发起冲锋,阵地依然牢牢掌握在24团的手中。
“团长指示,立即撤出阵地!”打到了天黑,团部指示放弃阵地,部队刚刚撤出,敌人大面积的炮火顿时倾泻了下来。
凌晨时分,正当敌军弹冠相庆的时候,24团突然发起反击,敌军刚刚攻占的几个阵地瞬间又丢失了。
8师乘机全线出击,把敌人全部逼回了黑山城外。
“饭桶!”廖耀湘下令要将指挥作战的91师师长枪毙。在参谋长的再三求情下,师长趁机脱离了部队,怎样逃脱的,不得而知。也许他看到自己的部队溃不成军时,就预示到了自己失败的命运吧。

早晨8点,解放军8师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师长传达了2小时前总部发来的电报:
“我主力部队已隐蔽出发,预计3天之内完成对廖耀湘兵团的包围。”
电报中的一句话令在场的刘高河热血沸腾:
“务必使敌在我阵地前而不得前进,只要你们坚守3天,西逃之敌必遭全歼!”
午夜时分,刘高河的侦察排送来了一名“舌头”。这是国民党第71军的一名传令排长,他的军装口袋里鼓鼓囊囊地装满了送往各团的作战命令。廖耀湘下达了全军向营口撤退的命令:
“2天之内,不惜一切代价攻占黑山,以掩护整个兵团通过这条走廊。”
命令的攻击主要目标,就是8师的重点防线。师部立即调整了防御部署,所有作战部队加紧加固工事,准备迎战。
夜幕降临,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就要上来了:
“深夜,我站在黑山城南山头上,夜幕笼罩大地,越向北,越发漆黑一团。随着一阵令人沉闷的寂静之后,不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和短暂的爆炸声,这正是我尖刀连小股部队,在炸断敌人的冲锋要道,袭扰敌人的夜间调动。我好像看见那根无形的战斗导火线,正在啪啪作响地燃烧起来,明天,明天该是这些狂妄、愚蠢的敌人遭到狠狠痛击的一天吧……”
在那个血战前夜,安有福后来的日记是这样写的。拂晓,敌人6个师的兵力,在200余门火炮和200架次飞机的支持下,向黑山发动了攻击。战斗一开始,刘高河顿感紧张起来。
“报告团长,情况不对呀?”8师的正面防御线上,主阵地前山坡平缓,地势开阔,有公路和河道通往县城,便于机械化部队运动,应该是敌人突击的理想路线,纵队在这里已经埋伏了主要兵力,此时却没有一丝动静。而山高路险的101高地,却再次遭到了敌人的猛烈攻击,24团已经连续作战了两天一夜,损失非常惨重,此时再次受到攻击是可想而知的。
“好狡猾的敌人!”刘旺的话音未落,爆炸声再次响起,电话线被炸断了。
“这场仗对刘旺,这可是个不小的考验呢!”师首长表情凝重地拿起望远镜,朝着101高地望去,只见那里已完全被烈火和硝烟所覆盖,天上的数架飞机在疯狂地盘旋轰炸,地面重炮也正在实施密集轰炸。

101高地上浓烟夹杂的火光令人胆战心惊——敌军放弃了正面攻击,采取两侧迂回的战术,而且将攻击重点放在了101高地阵地上。因为101高地靠近黑山县城,如果这一点被突破,整个黑山的防御体系将被割裂开来,但是敌人要付出的代价也将是异常惨烈的。
“敌人躲开了我们的刀锋,改为从101高地的侧翼攻击,你要把刀尖给我翻转过来!”
纵队首长对8师下令。
“是!”101阵地,战前曾被视为侧翼掩护地域,所以才交给了打了几天恶仗的24团防守,没想到现在又成了主战场。在敌人猛烈的火力投射中,24团阵地上的工事几近摧毁,战前在石山上堆起的土山工事已成为一片废墟。官兵们从坍塌的工事中爬出来,一边抢救伤员,一边向冲上来的敌人进行反击。刘高河不断地提醒着战士们:
“走不近不打,瞄不准不打!”在敌人几乎拥上阵地的时候,战士们突然猛烈射击,然后跳起身迎敌而上,几个小时之后,阵地前已是敌尸累累,正好做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下午,敌人的轰炸再次开始,把几乎所有的家底都用上了,成吨的钢铁炮弹倾泻在这小小的山头上,然后巨大的人流又开始向上涌。
首先是101 高地的左翼阵地失守。这个阵地上的第一二营,是24团久经战场的老班底,打起仗来绝不含糊。修筑的工事被炸的早已荡然无存,坚硬的石头阵地没有任何隐蔽之处,官兵们用机枪、步枪、石头连续击退敌人的三次冲锋,当阵地上只剩下十几名战士的时候,敌人第四次突击开始了。两小时之后,两个营的官兵几近全部阵亡。
“嗨!奶奶的!”这下可急坏了刘高河,他站在右翼阵地上清楚的看到,左翼的兄弟部队受到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眼睁睁的看着战友们被埋没在战火中。
左翼阵地沦陷后,101高地的右翼阵地全部暴露,致使敌人得以同时从两侧对刘高河的阵地发动攻击。敌人的第3轮冲锋被打下去后,刘高河命令:
“把预备队全部给我拉上来!”
“是!”指导员安有福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对尖刀连的官兵们大声喊道:
“同志们!共产党员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副连长赵大贵举着尖刀连旗帜一直冲在最前列,他决心让这面荣誉之旗染上自己光荣的鲜血。
“刺刀见血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尖刀连没有一个草包!同志们跟我冲啊!”

在最激烈的冲锋中,一梭子子弹打过来,赵大贵晃了一下身体挡住了安有福,赵大贵停止了没有倒下来,身后的战士迅速接住了红旗,继续向前冲去。
“副连长!你……”安有福扶了一把赵大贵。
“指导员!为我们的尖刀连感到自豪吧!”赵大贵朝着安有福笑了一下,他把自己口袋里的一支钢笔和一些零用钱掏出来,交给安有福作为他最后一次党费。
“大刀队,上!”
“冲啊!杀呀!”尖刀连里有个大刀队,队长“老猫”,全是刘高河从马家堡子选来的耍刀高手。大刀队在“老猫”的带领下,寒光凛凛、披荆斩棘,让敌人胆战心寒。被8师命名为“刀神”,成为24团的军魂。
“杀呀!林彪的勇士们!拿起大刀冲呀……”肉搏中,很快被他们砍出了一条血路。经过大家的拼死抵抗,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敌人连续发起4次突击,成百上千的尸体布满在阵地的前沿上。猛烈的炮火接踵而来,敌人大队跟在炮火的后面,地毯式的向前节节延伸。尖刀连已经剩下不足200人了,许多官兵的子弹也全部打光了,阵地上的石头也扔光了。团部向右翼阵地增援的3个连全部伤亡在半路的炮火里,最后时刻,刘旺命令尖刀连撤到团指挥部的101高地上去。转移的时候,刘高河发现几名战士依旧在阵地上与蜂拥而上的敌人胶着在一起,他端着刺刀又返身跳入敌群中。撤退中,躺在担架上、胸口淌着鲜血的赵大贵猛然发现连长刘高河被敌人团团围住了。
“连长!”也不知道哪来的力量,他迅速翻下担架,端起刺刀再次冲向敌人。刘高河解脱了,敌人的美式枪刺却在他的身体上插进去又拔出来,赵大贵的刺刀却随着他的身体剧烈地旋转起来,为了救出连长,这个宁死不屈的战士却始终没有倒下。“
快,护送赵副连长,马上撤出战斗!”
关键时刻,“老猫”的大刀又劈了上来。
诗曰: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
主播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