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一百零一辑「飘舞的剑」(5882辑)

五
中国军队从威海码头的北、西、南三面发动了进攻,人如潮涌,绿旗飘飘,喊声震天。
占据了码头的日本兵放了一阵空枪,就迅速地撤出了码头,撤回到那两艘运兵船上。
王辉球令旗一挥:“快!”
早有一小队骑兵共六人六马飞驰而出。人人都扛着一杆战旗。他们将鲜艳的战旗分别插到了广阔码头的几个制高点上。
望远镜中可以看到,最后两艘日本军舰刚刚离开码头,威海码头的几个制高点上飘扬着大清军队的战旗。
啊,是日本海军少将原田仓作在用望远镜观察。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大清的军队已经布满了整个威海码头。好,很好,传令兵!”
传令兵:“到!”
原田仓作:“给我传令:瞄准码头,开炮!”
八艘日本军舰首尾相衔一字儿排开,对着威海码头发动了排炮轰击,但见硝烟滚滚,地动山摇。
轰击一阵之后,日舰的炮火又扩大到了威海卫炮台。
威海卫炮台被迫还击,也在日舰周围炸起了冲天水花。
退避在威海卫城外面山原上的总兵官王辉球情不自禁地抓了也蹲在他身旁的丁宝桢一把:“好玄!果然不出抚台大人所料。”
丁宝桢:“而今是尔妈小日本不宣而战了。韩东!”
韩东:“卑职在。”
丁宝桢:“速将此次小日本攻打我威海之事写成奏折。”
韩东:“是!”
丁宝桢:“王辉球!”
王辉球:“末将在。”
丁宝桢:“依你之见,日本人下一步会怎么做?”
王辉球:“我想,日本人会以为这阵炮火已经使我军损失大半,一定要派兵重占码头。”

丁宝桢:“日本人重新派兵登陆占据码头那是必然的了。不过不会是这么区区几百人,会有更多的日军正在海路上开过来。——啊,已经开过来了。”
丁宝桢举起了胸前挂着的望远镜。
望远镜里果然又出现了一批日军的运兵船。
韩东:“抚台大人!奏折已经拟好了。”
丁宝桢接过奏折,浏览了一遍,提笔改了一些地方,还给韩东:“用八百里快报上奏朝廷!”
韩东:“是!”
丁宝桢:“看样子尔妈小日本这回是要来真的了。王辉球!”
王辉球:“末将在。”
丁宝桢:“严密监视敌人动向,万一日本人上了岸,我们还是不要忙着打他。”
王辉球:“抚台大人的意思是……”
丁宝桢:“日本人希望的就是我们激于守土义愤而贸然进攻。他好倚仗手中的洋枪洋炮给我重创。所以我们就让他占着码头,我们的渔船商船都避开一些时候。我们的军队就把守好周围的高地山头,让他来攻,我以逸待劳,必胜无疑。”
王辉球:“抚台大人说得是,我们再组织更多人马对其聚歼,便可操胜算了。”

茫茫大海上,没有其他的船只,只有日本军舰一字儿排成了阵势。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威海码头,炸得码头上火光冲天,硝烟缭绕。
日军旗舰上,日本海军少将原田仓作放下搭在眼睛上的望远镜,对身旁的将佐一挥手:“靠岸开始吧!”
日将对着话筒下令:“所有船只一律靠岸、进攻!”
日军所有船只——先来的八艘和后来的五艘兵船全都驶靠了威海码头。
大批的日军提着长枪涌上了码头。
日军在码头上所有的地方进行了疯狂的搜索,却一个人影也看不到。
原田仓作又将望远镜搭在眼睛前,对半圆形排列的山坡缓缓地观察。
望远镜里显现出插着的一杆青龙军旗,依稀可见人影晃动。
原田仓作放下望远镜,吩咐身边的将佐:“组织进攻,拿下那处山头。”
日军呈散兵线拥向那座山头。

王辉球对伏在身边的丁宝桢:“抚台大人走吧,贼军来了。”
丁宝桢:“走?好,我们都走。”
王辉球一抠脑袋:“抚台大人是说……”
丁宝桢:“对,走!我们躲到树林里去,在树林里打他。”
王辉球再想了一下,一拍手掌:“对头,这就是抚台大人常给我们说的,避实就虚,扬长避短啊!好,中军官,叫大家撤进树林!”
山头上的清军往不远处的松树林里转移。
日军蜂拥上了山头,但是依然找不到作战对象。
领军冲锋的日本陆军大佐掉眼看到了不远处的树林里露出了一些旗帜刀枪,便将指挥刀往那方向一指,大叫道:“冲上去!”
大批日军冲进了树林,冲在前面的士兵还不断地向树林里开枪射击。
一名清军把总对身边的士兵们说:“让他们再走近一点,听我的口令,全都给我扑上去,动作要快,贴近他身子他那洋枪就发挥不了作用。到时候就是我们的大刀呈英雄了。”

把总话音刚落,日军已经来近了。把总跃身而起,大喊一声:“杀——”带头就往日军中冲去。
众士兵也紧跟上去,与日兵搅在了一起。日军的洋枪再也不起作用,只得仓皇应对与清兵的肉搏拼杀。战斗异常激烈,冷兵器见长的清军占据了上风,杀得日军尸陈遍野,不得不退出了树林。
清军把总正带着士兵继续追击,却被总兵王辉球大喝一声:“回来!别追了!”
清军把总带人马回来了,王辉球给他解释:“洋枪毕竟比你手中的大刀厉害,能躲就躲吧。”
山头上又飘动了大清青龙军旗。
黑沉沉的夜,伸手不见五指。
一小队清兵摸进了威海码头日军兵营,突发喊声,点火烧营帐,对仓皇出帐的日兵大砍大杀。
火光,人影,刀枪碰磕之声……
这样,在光绪元年,日军入侵威海,籍以试探山东地方实力。丁宝桢针锋相对,扬长避短,对日军给予了坚决有效的回击,使贸然侵占了中国威海码头的日军遭受了重创,不得不退出威海逃走了。

图片提供 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