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今声杂谈两篇:
1、不负拥戴
何为拥戴?就是拥护与爱戴。拥戴,千金难买,万物不换。一个人,从接受拥戴之日起,便是承担责任与使命之时始,这责任与使命,便是持一地公平公正,领一方道德文明,导一村风俗,树一乡习惯。拥戴,当一村官是,任一乡长是,主一场事务是,负一时责任是。
拥戴是群众的希望与企盼,是群众的靠山和主心骨;当自然灾害来临之时,应身先士卒,不避艰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人们通过拥戴,获取的是愉快而不是沮丧,享受的是幸福而不是祸患,得到的是满足而不是失望。
拥有拥戴非一时一日之功,是德之日积,识之日累所得,当属人生幸事,拥戴不是获取私利的资本,不是荣华富贵的敲门砖,不是贪图享乐的入场卷。抱拥戴当润泽乡里,造福父老,处事以公,衡理以正,临高不傲,就低不媚。在利益的高低、多少、厚薄面前,有君子之风,推高就低,避多取少,让厚拿薄,而不可若分得一棵葱,论青白轻重,斤斤计较,唯利是图,与民争利。取一钱时当思,此钱当取不当取,用一饭时当想,此饭当吃不当吃;当取时当仁不让,当吃时用之不疑。
拥有拥戴,当心清如水,身洁自重,举一事青史可鉴,迈一步任凭推敲。辜负拥戴是离经叛道,是出卖民心,强欺民意。一时一事,欺世盗名,可获一时拥戴,但很难得到永久的拥戴。永久的拥戴是要付出代价的,如焦裕禄的焦虑,孔繁森的追求,史来贺的风范,周恩来的一生。在拥戴面前,要时刻有吃亏受苦的精神准备。如果得到了拥戴而不能成就民盼民望,那么,这拥戴是骗来的,买来的,是龌龊之行换来的,是沆瀣一气活动来的。假象的拥戴一旦成为民痛民恨,那么,此人便是民贼,难免坏一方政治,损一方民风,苦一方父老,丑一方历史,乱一方秩序,毁一方经济。
拥戴不是亲情,不是友情,不是私情,拥戴中含有浩然正气,富有奉献精神;拥戴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是社会公众财富,是一地高尚人文典型,生可师范用以化人,死可楷模用以鉴后。 2、小心划下你今天的每一笔
一位领导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官是暂时的,做人是永恒的。”读罢沉思,颇有感触。
应当说,一个人一生中有一个当官的机遇是不多的。这就使我联想到古人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名言。立世为人,艰难困苦岁月,自己不但要奉公守法生存,而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旦自己的学识、才华、德能等被社会所承认,党和人民信任了自己,让我们操权握柄为国为民效力,我们就必须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心怀群众疾苦冷暖,寝不安寐、食不甘味、大公无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而决不能利欲熏心,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为人民群众所瞋目切齿。针对发生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的腐败现象,邓小平同志曾尖锐地指出:“现在有少数人就是做官当老爷,有些事情确实不像话!脱离群众,脱离干部,上行下效,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如何,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真正讲政治,是否真正地把人民群众的幸福看做是无产阶级政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
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一个人很不容易,他不同于普通老百姓。平头百姓,只要做到“五讲四美三热爱”奉公守法敬业就行了,而我们做领导干部的则不同,与其说他是官,倒不如说他是民之师表。古人讲,官贪民怨,官奢民漫,官堕民懒,官骗民乱。一个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他所负责管辖的那个地方或部门单位。当领导干部既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及业务素质,更重要的要具备清正磊落的道德素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勉,不贪不占,不嫖不赌。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人情关。永做人民的勤务员。要把自己的一生珍视为一部上不负党和国家,下不辱子孙后代的历史。应该牢记著名作家冰心老人在她的诗作里告诫人们那样:“为了明天的回忆,小心划下你今天的每一笔。”(刊发于1996年《浪淘沙》卷首语)
2024年4月25日
作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