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茶
周虎子
朋友聊天,谈及一句唐诗:“人闲桂花落”,说这“闲”的意境。字面是讲忙中之人闲下来,发现身旁的桂花飘落;有人说只有心闲了,又遇上桂花落,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有人说是诗人失意,被闲了下来,无奈伤感地看着桂花在落。说这些的时候,我们正品着茶,想诗人那夜也品着茶,无意间发现了桂花在飘落,那又是何种感叹呢?由此扯到了茶上。
讲“茶禅一味”,似乎有些玄奥。我们浮躁的身心,喝茶多是解渴或应酬,谈不上品茶。喝茶一事,对每个人而言,因了境界,心态不同却能喝出自己人生的味道来。
朋友说,这壶里的“茶”是他,正在经受着生活的煎熬。他打工有房贷车贷,不得不忍气吞声看老板脸色,何时是个平静呢?是呀,一株绿茶忽然投进了沸水之中,猛火慢热上下翻腾,好不自在。
青年时,初饮绿茶,充满好奇,海饮解渴也罢,细品慢饮也罢,是觉不来这茶韵的。壮年时,喝浓茶味道厚重,苦涩,滚烫,淡浓都接受了,解渴、提神。老年时,喝茶讲究了。根据身体和季节选茶,细品慢饮,用不着急躁,如同“人闲桂花落”到了另一种境界。人生不就是一壶茶吗?
面前的茶静静的垂浮在汤中,碧绿澄明,一派平和。茶叶长在山野,经受了春夏秋冬的阳光雨露,长成了还得被人为的揉压炒做等一番历练才称为茶品。还要看出身,看品种,看生长环境,还要看炒作的名气份儿,于是这茶也有名茶与普通茶之别。
人生如茶。人有学问有品格,还要有影响力的贵人推介提携,要经得起众人的挑剔,要耐得住清寂与煎熬,如茶般稳、忍、隐,方有造化与成就的。赵朴初先生有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客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的滋味已不仅仅是解渴提神养生了,还有更高的意味与韵味呢。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感悟。
茶壶里水波浪涌,但从外面看还是平静的,不碍大局的。许多单位总有些纷争,如同这茶壶里的风波。事实上有时因观点不同而争,有时因人事安排而争,有时因利益分配而争,置身其中的人难免患得患失,心中不平。多数人总是眼盯着这些琐事,算计个人得失,预测风浪的方向,搞得自己惶惶不可终日。但当熬了几十年退休时,回头再看却觉着白活了,多数人是官没当上,人没交上,钱没挣上,本事也没学上,双手空空拖着疲惫的身心。我也调动过工作,发现总是从这个茶壶跳到了另一个茶壶里,况味大致相同。不如有时间了培养个爱好,到别的行业朋友那去走走,看看茶壶外的风景,也许就能换个心绪,换个姿势活着。将自己置身于茶壶里的风波并过分死盯着,劳神费力,于事无益。还不如顺其自然,静观其变。如同静等细品面前这壶茶。尽管茶的品种很多,人总得饮其一种的。
如今的市面上茶品甚多,红白绿黑均有,名气盛者亦多,很适合各种喜好和味感。人生如茶,苦也仅是一阵子,不会是一辈子。

王即之书法
